第58章 活下去,像牲口一样活下去!58(1 / 2)

[芙蓉镇坐落在湘、粤、桂三省交界的峡谷平坝里,古来为商旅歇宿、豪杰聚义、兵家必争的关隘要地。有一溪一河两条水路绕着镇子流过,流出镇口里把路远就汇合了,因而三面环水,是个狭长半岛似的地形...]

......

读起来是不是很像《边城》?

《芙蓉镇》的语言里移用了沈从文的“打水漂”式笔法,王安忆有段时期也移用过,比如《长恨歌》里的某些叙事风格。

偏偏汪曾棋这个沈从文的学生,无意于他老师的写作风格,汪曾棋的语言风格,更多是向沈从文也奉为师父的民国作家废名学习。

江弦此前并未看过《芙蓉镇》的小说,但他看过《芙蓉镇》的电影。

印象最深的就是电影里,刘小庆那句振聋发聩的台词:

“活下去,像牲口一样活下去!”

这个角色亦是刘小庆好不容易从“中国电影教父”谢晋导演那儿争取来的,只因谢晋有个习惯,就是拍片不用明星,而当时的刘小庆已经声名大噪。

当然,《芙蓉镇》也成就了刘小庆,她后来一直把谢晋看作恩师。

谢晋去世后,她提了一麻袋现金去参加葬礼,还发誓以后每年《金大班的最后一夜》演出的酬劳都会捐献给谢晋的遗孀,因为谢导的几个孩子智力都不完全。

“先来读读这篇小说罢。”这货伸个懒腰。

窗外夜色如墨,繁星闪烁,不知哪处草丛里的蛐蛐,有节奏的叫喊着。

房间有些闷热,江弦便给那台立式双马牌电风扇插上电。

他特意看了眼铭牌上电风扇的产地:广西柳州。

一时间,吹来的风里好像都夹杂着螺蛳粉的香气。

“这篇小说讲的和电影内容差不多嘛。”

足有17万字的《芙蓉镇》,和电影翻拍没什么出入,描写了湘西偏僻乡村小镇上卖米豆腐的“芙蓉仙子”胡玉音的命运故事。

就是有一段特变态,李国香让人用铁丝...的剧情,没敢拍,拍了成特么三级了。

在后世的那片时空,有个景点也叫“芙蓉镇”,其实是电影取景地,后来为了搞旅游业改名,和“凤凰古城”一样。

小说里的芙蓉镇其实是个虚构的地方,可不要混淆了。

......

翌日的片场依旧热闹,前头演员摄像忙个不停,后头工作人员跑来跑去,还停了两辆从县里调来的消防车人工降雨。

江弦今儿没客串群演,打个雨伞,戴个蛤蟆镜,凑去正捧着剧本儿看的朱琳身旁。

她身上裹着一层朦胧水汽,真真是淡雅朦胧,梨花带雨。

妹子瞥一眼他,想起昨夜,心尖儿一颤,缩了缩脖子。

“剧组人都看呢...”

“我给你来讲讲戏怎么了。”

江弦给她撑着伞,指指镜头前,“你看这个雨,要是能再加句词就好玩儿了。”

“啥词?”朱琳被他勾起了好奇心。

江弦清清嗓子,抑扬顿挫道:“下吧,下吧,下他七七四十九天我才高兴呢!”

朱琳马上意会,这是经典电影《战洪图》的名句,笑了起来。

“要是反过来,大旱的戏让你加词儿呢?”

江弦立马想到牙医作家的名作,“老天爷,你下...咳咳。”

“下什么?嗯?怎么不说了?”

“......”

他正尴尬,凌子风忽转过头,道:“小江,你点子多,下一场戏,我想让翠翠这个角色再生动点、活泼点,你有没有什么想法?”

“下场戏?我看看剧本。”

话说翠翠来看二佬赛龙舟,结果听说二佬和朱琳演的乡绅女儿定了婚事,二佬拔得头筹,高兴到落进水中,他慌忙游上岸,去找翠翠分享好消息。

翠翠却醋意大发,耍起脾气,不理他,独自去到河边找大黄狗,冲狗撒了顿气。

他盯着剧本儿,朱琳也盯着,他朝她看去,她刚巧抬眼望向他。

四目相对,妹子触电似得把目光躲开,耳边漾起一抹胭脂色的绯红。

她越这样,江弦反而越想逗弄着她玩,脑中灵光一闪。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