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第三序列的收集51(1 / 2)

镇筸城一湾绿水四围山,地势雄伟险峻,是兵家必争之地。

出过沈从文、画家黄永玉、民国第一任总理熊希龄...这地方离张家界也很近。

张家界这会儿叫大庸市,没啥名气,到了80年代,画家吴冠中一篇《养在深闺人未识》,正式开启张家界的旅游发展征程。

“青山绿水,好地方啊。”江弦洗漱一番,习惯性挂下二档,溜溜达达出去。

挨个敲了敲门儿,和小伙伴们碰头,一块往招待所食堂去。

没啥人吃饭,就个大师傅坐在里头,面冲个大盆儿洗洗涮涮。

“您好...”葛尤打一招呼。

大师傅回头看一眼,皱着眉摆摆手。

“别吱声!”

葛尤一缩脖子,委委屈屈,“这儿的工作人员太不好接触了。”

“你们看那儿。”朱琳观察的仔细。

几人顺着她手指方向望去,这才看到一台袖珍大小的收音机,只听其中绘声绘色的播放。

[...王一生低低说:“事情闹大了,你们几个朋友看好,一有动静,一起跑。”我说:“不会。只要你赢了,什么都好办,争口气,怎么样?有把握吗?九个人呐!头三名都在这里!”王一生沉吟了一下,说:“怕江湖的不怕朝廷的,参加过比赛的人的棋路我都看了,就不知道其他六个人会不会冒出冤家,书包你拿着,不管怎么样,书包不能丢,书包里有......”王一生看了看我,“我妈的无字棋。”我知道他拼了,心里有些酸,只说:“保重!”...]

“棋王的广播剧!”葛尤呲着牙花子,小声的喊了句。

江弦也意外。

他没怎么关注这事,没想到广播剧已经播出了。

“妈了个巴子,这集又完了?”收音机里,剧情戛然而止,大师傅脸上露出焦急之色,捶胸顿足一阵儿,他回过头来,扫众人一眼。

“你们是哪儿过来的演员?”

“京城。”朱琳答。

“你们演过啥啊?”

“我们还没演过戏呢。”朱琳摇摇头。

“我就说没在电影里见过你们。”

江弦把话茬接过来。

“师傅,你们这还有电影院呢?”

“没、没、没。”大师傅摆摆手,“我们这儿又不是城里,哪有电影院啊,就是谁家办事了,请人家放映员来镇上放场电影,全镇人都跑去看,我特喜欢《英雄儿女》。”

《英雄儿女》知道吧?插曲英雄赞歌‘为什么鲜血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还有那句著名台词“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这电影改编自巴金创作的小说《团圆》,巴金当时亲赴战场、深入志愿军中,一回国立即写下了这部小说。

王成、王芳、王文清一家人的形象深入人心,后来拍《长津湖》的时候,也用了伍十里、伍百里、伍千里这种一家人的设定。

“哎?你们是京城来的,你们去过天安门么?”

“天天都去。”

大师傅精神一振,“那你们见过他老人家么?”

“鄙人见过一次。”葛尤挺起了瘦瘦的胸膛,“那年,天安门焰火晚会,他老人家走下天安门,站到金水桥头,我一眼就望见了他,那身影,英明神武、勇冠江山...”

众人一听,纷纷朝着葛尤投去羡慕的目光。

沈从文也目露怀念之色。

他是活化石,民国那些人,熊希龄、闻宜多、徐志摩、郁达夫、鲁迅、林徽因、胡士...都见过,包括他老人家,他老人家还是和他说过话那种,和伍豪一块劝他继续写小说。

大师傅忽然难过,“唉,相潭离凤凰不远,我还去过呢,我们也算是他的老乡,怎么那么突然就去了...”

“您也别太伤心。”江弦劝慰,“咱们不必时时刻刻怀念他,这以后,我们就是他。”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