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江弦跑了!45(1 / 2)

王洋和凌子风才刚看至结尾。

一场雷暴雨中,爷爷似有所感,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哄着怕雷声的翠翠。

第二天早晨,天刚亮,雨不知什么时候停了。

翠翠回头看了一眼爷爷,自言自语:爷爷还睡着呢。

推开门出去,翠翠找不到渡船,无意中回头,惊讶地发现屋后的白塔不见了,大堆砖石凌乱地摊着。

翠翠惊讶地跪在地上,继而头也不回地冲回屋中:爷爷!爷爷!

爷爷没有回答,早已在雨夜死去了。

翠翠拼命地晃着爷爷:爷爷!爷爷!你醒醒啊!

她突然明白了爷爷已死,嚎啕大哭起来。

这是真事情吗?爷爷当真死了吗?

一年以后…

溪边,小白塔已恢复了原状,在万绿从中挺起,显得风姿绰约。

白塔下爷爷的坟头上长满乱草。大青石上。

翠翠孤独地望着那汤汤的流水东去,东去…她极目遥望,期待着……

“没有损失原文的美感,也没降低电影的视觉性,这个梗概写的太成熟了!”王洋早已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对于这个梗概的内涵很是欣赏。

至于外表,乱七八糟的...看习惯专业剧本,看这种东西还真不适应。

凌子风认可道:“这个梗概已经挺完善了,故事足够完整,顶多改个二稿,这剧本就能用了。”

“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情节这么完善的梗概。”

“把对话都写了。”

“江作家是个全才啊!”

王洋捧着剧本去到沈从文面前,“沈先生,我们...”

“拍,就按这个剧本拍。”沈从文语气坚定。

王洋兴奋的和凌子风对视一眼,颇有些心潮澎湃。

“全北影厂就等着您这句话了!”

凌子风一激动,差点吆喝出一声“过堂了”,这是北影厂的老传统,哪听见“谁谁谁今天过堂了”的叫喊,就是那位编剧的本子那天过审了。

不过此事的促成,还要感谢床上躺着的这位江弦。

凌子风道:“江作家,我有预感,你写的这个剧本,一定能成为一代经典!”

“凌导您客气了,《边城》还是得靠凌导您。”

“江作家,你先在北影厂的招待所住段时间吧,编剧过程中肯定还需要您。”

住北影厂?

江弦犹豫起来。

老实说,天天搁《京城文艺》呆着,和他们暧昧不清,搞得他有稿子都不好意思不优先给他们。

可他馋《人民文学》挺久了。

《人民文学》,新中国的第一份文学期刊,有“皇家刊物”之称,全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学期刊没有之一,首任主编茅盾,教员为创刊号题词,郭末若题写刊名。

在后世,在《人民文学》上发表过作品,可直接加入中国作协。

顺嘴一提,刘小庆也是中国作协成员呢。

“那我就先在这儿住段时间吧。”

江弦寻思着,拿北影厂当个暂时的落脚地儿,等第三本小说合成出来,找个其他下家再说。

而且为了第三条序列的灵感,他正巧要跟着《边城》剧组以及沈从文厮混...学习一段时间。

......

《京城文艺》编辑部。

距离第2期《京城文艺》发售已经过去了半个月,编辑部里一派喜气洋洋的气息。

章德宁从第2期《京城文艺》刊发的第一天起,就开始关注读者对《动物凶猛》的反馈。

她内心其实是有隐隐担忧的,毕竟王濛《青春万岁》已表露出一定的市场态度,江弦这部作品是好,但极有可能是叫好不叫座。

结果仅仅是第三天,读者的来信就惊掉了她的下巴,读者们的反馈比她想象中还要热烈的多的多。

一周后,发行所告急,申请加印。

短短半月时间,“米兰”成了热门人物。

《动物凶猛》这部小说的口碑,病毒式在读者群体中疯狂扩散,掀起了阵青春风潮。

还凶猛的打了文坛一个猝不及防。

此前江弦一篇创作谈《写在‘棋王’后的一些话》,激起的种种批评之声,在这篇“痞子文学”面前完全就没有还手的余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