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王庄小学54(1 / 2)

近期,何剑虽然带领88队捉到间谍老郭立了大功,但是萦绕在他头脑中“为罗教授追凶”的念头却是愈发强烈。

老郭的配合激发了他进一步解开往事谜底的渴望,不幸的是,随着事情的进展,何剑似乎是走在了一条断头路上,除了目前掌握的情况,再争取一丝一毫的前进都显得步履维艰。

学校的领导考虑到何剑最近比较辛苦,特意把慰问王庄“八一”小学的工作安排给了88队,这其实相当于让何剑出来散散心。

提起王庄小学,不得不讲一下这所学校的渊源。

大山脚下的王庄远离城镇,交通不便,山包间许多大大小小用石头砌成的房屋和家家户户饲养的鸡鸭发出的鸣叫声渲染着乡村生活的恬淡平静,但是表面的平淡仍然难以掩饰山村的物质贫乏。

六年以前,王庄村的孩子要想上学,只能走二十里的山路赶到山下的镇中心小学。因为山路遥远、经济困难,许多学龄儿童都没有条件读书。村里的乡亲可怜孩子们没学上,但又十分无奈。

多年以前,王庄村是虎狼学院组织部队拉练的必经之路,每当学员们经过这里,孩子们就会出于好奇围上来看热闹。

学员们看着小家伙清澈如水的大眼睛觉得可爱,不少人主动跟孩子们搭话,“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害羞的孩子只是笑着摇头不语。

“那你给我写出来吧!”耐心的学员想通过这种方式接近孩子,但绝大多数人只是继续微笑站在原地不动。

偶尔个别胆子大的孩子敢于在地上歪歪扭扭的写出自己名字,这时,围在一旁的其他小伙伴就会起哄说:“他也就只会写个名字!这还是在学校学的!”

学员就好奇的问其中一个小女孩:“那你为啥不上学学写字呢?”

围观的小伙伴便一起唱起了童谣:“上学好,上学难,上学就像摘月亮,男上学,长本事,上学能管全家饱,女上学,没大用,上学就是陪嫁妆。”随之孩子们哄笑着四散而开。

一年又一年,学员们走了一茬又一茬,但王庄村孩子上不了学的童谣却在学校越传越广。

两年后,虎狼学院的几位校领导一起拍板,决定为王庄投资建设一所“八一”希望小学。

当时,一位领导讲过这样的话,“什么是为人民服务?怎样才有群众基础?战争年代我们能够做到舍命牺牲,和平年代就更不能打折扣!”

最终,在虎狼学院的资助下,王庄建成了“八一”希望小学,部队还从当地乡政府争取到几名教师指标,孩子们才有了读书写字的地方。

前些年,每个学员队拉练经过这里时,乡亲们都会挽留队伍停下来过夜歇脚。无论部队人数再多,老乡们也愿意让出自己的房屋给学员住。

部队不愿过多打扰乡亲们,总是集中在王庄小学里打一夜地铺,第二天清整完卫生就离开了。

再后来,王庄“八一”希望小学就慢慢演变成了虎狼学院开展“为人民服务”思想教育的红色基地。

按照计划,何剑一大早就带着部队登上汽车来到了王庄小学。

在几名村干部的带领下,小学门前的道路两侧站满了夹道欢迎的村民。何剑和几个村里的负责人也算老熟人,谈笑间看不出半点拘束和客套。

到达学校后,小伙子们在副队长林浩的带领下有条不紊的搬运慰问物品,布置会场。

吴峥正在搬运东西,忽然听到有人在叫自己,他扭头一看,竟然是苏洁从一辆客货的驾驶室走了下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