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重塑灵身(2 / 2)

陈伯道摇摇头,道:“此人神魂已碎,到人体完好,若能重塑灵身,尚有一线生机。”

“爷爷,你要帮他重塑灵身?”

“见死不救,非儒门君子所为。”

“可是……”

见到爷爷面色肃穆,眉头紧锁,少女只好噎住后语。

陈伯道当然不会告诉少女,眼前躺着的人,确实是她的小表哥魏参商,但是他不敢明言告知。

苍颜白发的耄耋老者,心湖澎湃,却不敢在九岁之龄的孙女儿面前表露出任何情绪,“胜男,去收拾东西,咱们必须得离开这里。”

“为什么?”天真的少女抬头问道,三年前,与爷爷逃亡至此,终于安居,叫她离开仇山小筑,多少有点不舍,“爷爷,那咱们要去哪儿?”

是啊,天下之大,五湖四海,哪里才能安身立所?

陈伯道踌躇半晌,道:“胜男,从今往后,任何人问起‘仇山君’此人下落,你必须守口如瓶不能说他在此,一口咬定,他被杀害以后,尸首便奇异般凭空消失,不能说漏一句,记住了吗?”

少女狠狠点头,“那我们就不用离开这里了?”

“血冤不清,何处是家?不走了,不走了……”

陈伯道透过窗户,望着东边山头,愣愣出神。

作为大魏王朝,学识渊博可堪鸿儒的陈伯道,儒道修为,若非符坛之祸,再过百年,跻身“圣”境,似瀑水过崖轻而易举。

若为“儒圣”,文庙立塑像,祠堂食香火,板上钉钉,毫无疑问。

对于重塑一具灵身,对陈伯道而言,若无意外横生,三日即可。

时不待他,当夜便开辟出一个独立的“浩然世界”,以儒门术法,将仇山君肉身存于神龛中。

若以儒术重塑灵身,需得聚凡人虔诚念力,即业力,不过业力有善业、恶业之分,这就需要三百六十位俗世赤子的善业。

想要积攒这么多赤子善业,实属不易。

不过,东洲王府就剩下了魏参商一条血脉,无论如何,哪怕是牺牲掉毕生修为,陈伯道亦会竭尽全力重塑这个外孙的灵身。

陈伯道盘坐,肉身华光灿灿,儒家经文似蜂蝗倾巢而出,向四面八方飞掠而去。

拢共三百六十字,每一个字都蕴含着陈伯道化成的魏参商的一缕灵魂分身,飞出“浩然世界”,散布大魏国土每一寸河山,三百六十道分身行走于俗世间。

每一道分身,皆从蒙学稚子求学开始,历经科举考试,开堂授道,游学讲义,直至立庙塑像,受人间香火、供奉。

人体共三百六十座气府,每一座气府,又等同于一座小天地,唯有一座座小天地充实了业力,方才圆满。

一道分身代表着一座气府,而从士人到儒圣,其中耗费的光阴,数以百年而计,能将几百年甚至千年的光阴缩短,这种类似于“纸上谈兵”的神通,在大魏王朝,屈指可数。

恰巧,陈伯道正是其中之一。

另一个“大魏王朝”国土版图上,东洲、西洲、南山洲、中洲、北洲境内,三百六十座文庙祠堂相继立起,诸如“文圣”、“礼圣”、“书圣”等称号传遍四海。

人间供奉三千年,各大文庙祠堂塑像,业力圆满,皆合道飞升。

自成一界的“浩然世界”中,陈伯道如参禅老僧,文字如流水三百六十道向神龛中汇聚。

每一个字,是一道灵身分身,也是一座气府真机,自上而下,归位仇山君三百六十座气府中。

自此,一尊被儒家鸿儒术法洗礼,心湖澄净的灵身塑造圆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