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狼牙箭 7(1 / 2)

心中打定主意后,陈三石开始清扫现场。

他弄野鸡的时候用力过猛,不小心把插在上面的箭杆折断。

“二手箭质量堪忧啊!”

陈三石摇摇头,回收箭头,拎着猎物下山。

打了整天的猎,他肚子早就饿得咕咕叫,但精神依旧十分饱满,时时刻刻都能留意周围的动静。

“应该是【精神焕发】的效果。”

“看来以后晚上得抽空多读读书,不能只想着和兰姐儿快活。”

“练箭、打猎,读书,我要做一个努力的人。”

今个儿天色还早,经过燕边村时,不少乡亲们看见陈三石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兔,满载而归。

“你小子行啊!”

“小石头真厉害,才刚开始打猎,就能天天打到东西。”

“嘁~真是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癞子头,瞧瞧给你酸的,就见不得别人好。”

“我酸啥,这点钱还不够交税的!”

“还真是。”

一提到税的事,顿时怨声载道。

多少人一年到头的积蓄,被压榨个干干净净。

“石哥儿等等,我正找你呢!”

“顺子?”

陈三石看着黑瘦黑瘦的少年朝自己跑过来:“咋了顺子?”

“哥,你用俺帮忙不?”

提前收税的事情闹得很大,张顺今天卖完鱼就第一时间过来询问情况。

“你……不是还要习武吗?”

陈三石有些意动。

七天凑够三两银子,谁也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如果能提前借到这笔银子,自然再好不过。

大不了攒到钱加倍奉还,好好感谢一番。

“习武又不急着这两天,交税是急事。”

张顺挠挠头,憨厚地说道:“哥,你跟俺回家,俺家里有银子。”

三两银子啊!

这对于寻常百姓来说,绝对是一笔巨款。

陈三石心头感动:“九出十三归吧,我不能白用你钱。”

“哥,你这话说的。”

张顺说道:“你从小教俺识字就不说了,还记得有回咱们下河玩水,要不是你拉俺一把,俺早就淹死了,说这个干啥!”

话是这么说,但肯在困难的时候帮忙,终究难得。

“哥,你等着,俺回家拿钱!”

顺子也不给拒绝的机会,转身就狂奔而去。

人家不肯要利息,陈三石也不好意思白用钱。

他拎着野鸡和兔子跟了上去,准备当做谢礼。

两人家住的不远,十分钟就到地方,顺子的家门也没关。

陈三石刚要登门拜访,一阵风迎面吹来,带来了争吵的声音。

“顺子,三两银子,你疯了吗?”

“娘,那是俺石头哥,小时候救过俺命嘞!”

“救过你命又咋,咱家又不是没报答过,之前他闹病,看病钱不是咱家出的吗?”

“娘……”

“咱们全家没日没夜的干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攒下些银子,不就是为了让你能拜入武馆,成为武师吗?最起码,你得可怜可怜你爹吧?你爹跛了半年多都没舍得花钱治,你张嘴就拿三两银子给外人?”

“……”

陈三石停下脚步,默默放下一只野鸡,转身离去。

帮是情分,不帮是本分!

他心中没有任何“升米恩斗米仇”的情绪,反而很领顺子的这份情。

又不是什么富贵人家,大家伙的日子都不好过。

还是要靠自己啊!

陈三石更加坚定了要去二重山的决心。

他在天黑之前赶到县城的八宝楼。

兔子跟上回差不多重,卖了七十一文。

拿好钱,他没着急回家,而是又前往集市,为明天进二重山做准备。

“哟,小石头又来了?”

老徐头热情地打着招呼。

“徐伯伯,我想买几支箭。”

陈三石手里的柳叶箭,打一打兔子野鸡之类的还行,真遇到找到皮糙肉厚的大型猎物,杀伤力就不够了。

“你想要什么样的,伯伯这都有。”

放眼望去,摊位上摆放着箭矢足有七八种,质量也都很高,甚至有些一看就不是民间野铺子能打造出来的,属于军械的范畴。

鄱阳县城外五十里有卫所驻扎,集市上有军械流通倒不是值得稀奇的事情。

更别说,这老徐头还是军户出身,儿子接班后还做了小旗,有渠道倒卖点普通军械再正常不过。

陈三石的目光在摊位上游走。

绝大多数箭矢的箭杆都是由杨木制成,尾部挂飞禽羽毛,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箭头上。

箭头不同,用途也不同。

有穿透力强的,有创伤面大的、有射马的、有水战的,还有专门用来传递信号的响箭,可谓种类繁多。

他最后选中一款形状特殊的箭头。

狼牙箭。

顾名思义,箭镞两翼三钩,形似凸出的狼牙。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