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一行奇怪的字 3(1 / 2)

沈安歌靠在谢玄业的背上,马蹄飞驰,掀起的风被他挡住不少。

沈安歌突然想起来,谢玄业这个名字其实早在沈家的时候,她就听说过。

那时曾有个媒婆子给孟景舟递过名帖。

沈安莹对帖子里面的一干人十分不满意,在厅堂里大闹,名帖散了一地。

其中有一张就写着谢玄业的名字。

若沈安歌没有记错,小谢将军是鸿胪寺大卿谢成的长子,只是他没什么功名傍身,只是在京兆府谋了个参军,官阶七品。

再后来,她就未曾在沈府听到谢玄业的名字。

直到要去和亲的前夜。

她隔着房门,听到孟景舟在与沈安莹说笑,期间提到了“那个你看不上的人,听说是和岭南道镇军大将军的女儿冯喜征结了亲家,送完这趟回来就成亲了。”

原来是他。

“那长公主为何要住在法明寺?”在飞驰的马上,沈安歌紧紧地拽着谢玄业的衣服。

谢玄业一边弛马,一边回应道,“十年前,长公主李玉螺选了一位驸马,很是欢喜,但因为驸马贪墨,被当今圣上处死了。她一气之下就出家了。”

沈安歌觉得,她选择距离长京不远的岐州城附近的法明寺剃发出家,恐怕是对圣上的一种抗议。

谢玄业之所以带着沈安歌到法明寺求助,也是冲着李玉螺去的。

这些年来,李玉螺一直深受圣上照拂,法明寺内安排了不少侍卫守护。

在法明寺歇个脚,再去岐州也更容易些。

马蹄飞疾,他们很快就抵达了法明寺。

岐州位于长京西北方,原不在他们规划的送亲路线上,但这里距离平王的属地较远,陇右军一时半会还打不过来,因此他们并不紧张。

沈安歌环视四周,殿内一片冷清。

接待他们的和尚解释道,这是因为长公主喜静不喜闹,所以香客们拜完就早早下山了。

沈安歌将信将疑,跟在谢玄业的身后,入了大殿。

突然之间,她眼前一黑。

再睁眼时,眼前竟然浮现出一行小字。定睛一看,上面写着:“一命通关,万物归位。请选择点亮科技树:刺绣、织作、工事、曲艺、歌赋、宅斗、农耕。”

沈安歌心里一惊。

她不知道如何去选。

那小字闪着金光,沈安歌好奇地伸出手。

啪得一声。“刺绣”那个小字随风散去,随后其他的小字也消失不见。

这是什么意思?

随着那行小字不见了,沈安歌又恢复了神志。

难道说,所谓的“道”就是要利用专业知识在这大宁朝站稳脚跟吗?

那她刚刚选择的道,岂不就是要从事“刺绣”的行当?

她本就是理科生,又从事了好些年技术岗,专业本能应该选择“工事”更为合适。

“刺绣、刺绣?”她不断地重复着。

如果把这穿越当作是个系统游戏的话,她现在的选项就是在叠buff,再步步为营站稳脚跟,便可成功回家了。

至于做什么,她还得再考虑考虑。

可是当务之急应该要赶紧找个趁手的工具防身。

沈安歌心里想着,随着谢玄业来到寺后的寮房。

“各位施主,暂且就在这里休息,勿要乱走。长公主喜静,莫要打扰了她去。”那和尚不忘叮嘱道。

小谢将军施礼应道。那和尚回礼,转身离开。

答应归答应,但谢玄业并不打算干等在此。

毕竟他们来这法明寺是有正事要办的。

“你们先等在这里,我去山头上看看其他兄弟们有没有跟过来,去接应他们,顺便也要去拜访一下长公主。”谢玄业吩咐道。

沈安歌与春杏夏桃点了点头。

答应归答应,但沈安歌也并不打算干等在此。

待小谢将军走后,沈安歌一前一后地跟了出去。

沈安歌在后院的杂物间找到了一把生锈的短刀,她用帕子包好藏在怀里,又翻了翻屋内其他的东西。

没什么可用的。

她拍了拍手上的灰尘,从屋里出来。

第六感作祟,她总觉得有人盯着自己。

顺着感觉寻去,发现灌木丛中站着一人。

那人眼神中透露出难以捉摸的神秘感,饶有兴趣地看着自己。

见沈安歌的目光扫来,那人竟也不躲,反而站得更加笔直,仿佛本就在做一件光明磊落的事情似的。

如今的沈安歌本也不是唯唯诺诺的官家小姐了,自然也不会怵。

她快步走上前,仰头问他:“你是何人?为何盯着我看?”

那人狡黠一笑:“你不看我怎知我盯着你?”

沈安歌一怔,没想到古代也有这种巧言令色的浪子。她看着那人的脸庞,他五官深邃立体,颧骨稍宽略高,下巴微翘,一双丹凤眼,黑睛内藏而不外露,竟是她喜欢的狐系美男子长相。

她脸一红,低下头轻声吐槽:“登徒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