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市舶司监(1 / 2)

别人可以饮茶闲聊,樊维城可是带着任务来的。

看如今气氛融洽,便明白该自己表演了,于是主动开口问道:

“朱小哥船多人广,不知有没有想要衣锦还乡,亦或者年岁渐大有叶落归根想法的船主和队率?如今沿海卫所疲敝,为保海疆平静,朝廷也想编民为兵,以壮海师兵威。”

朱烨和这些人精说话,当然不会只听表面意思,这樊知府表面上看似在求些老弱补充到卫所,实际上的意思是:你也不是铁板一块,自有其他头目年岁渐大,想要求稳上陆享福,挡着手下发财做官,这老大可当不长久。

俗话说人上一百行行色(shai)色,任何一个势力总会有不一样的声音,无非是大小而已,成功的统帅能够通过各种手段压制或者分化这些杂音,使之不能影响大局。

按照常理推测朱烨这种短短几年就骤然而起的势力,必然是内部整合不够完善的,所以如此隐含要挟的开场,和之前的展示兵威一样都算是种伤害展示,表示我有能力威胁到你。

后面又是卫所又是海师的,也是同样的道理,识相的话就是封官入籍的好处,不识相的话沿海的兵丁舰船也不是泥捏的。

朱烨闻言不动声色,心头却暗哂,他的势力虽然发展迅速,可是和寻常海盗流寇的裹挟、借势不同,他走的是先难后易的正经发展路子。

是真凭借硬实力一枪一炮拼出来的家业,他的势力也不是在盲目扩张,有多少指挥官就控制多少舰船和水手,麾下哪条船上的船长不是和他同甘共苦,又或者直接是被他俘获而来心悦诚服的?

更不用说如今在东番岛上,更是建有学校用来普及教育,等以后人口基数上来,后续的中等高等学校也会陆续开启,军校和参谋学校也正由师爷和势力中的欧洲军官筹备,他可是准备建立比较正规的近现代的军事管理体系的。

当然请欧洲军官主要还是提供欧洲的战例,另外交流东西方的军事思想为主,他可不认为现在的欧洲有资格教华夏人打仗。

此时甚至说拿破仑之前的欧洲,所谓的军事现代化程度同东方并无太大差距,所谓的军需处和副官局其实和明清时期的军事幕僚团是同样的性质,除了名字听起来现代外,发挥出的实际功能并不稀奇。

都是协助主官管理后勤和出主意,并不能实际决策战役制定和战场规划,还不就是军幕师爷那一套嘛,距离现代参谋制的全体系、全阶层覆盖那还差得远。

封建王朝那套兵只认自家将领,而将领的上限决定军队上限的玩法,是注定要被朱烨淘汰的,所以现在他也在慢慢改造队伍,经常性的在轮换各船队的首领。

当然如此做法肯定会使人生出各自的小心思,但是绝不到杂音影响朱烨主要决策的程度,他更是自信哪怕熊文灿开出招安的条件一个一个船长问过去,想要反水的绝对不超过三个。

更何况朱烨队伍里面卫所逃兵也不少,加之又不禁士兵们交流,真实朝廷的兵丁是个什么待遇他们可太清楚不过了。

如今在朱烨军规的约束下,长官指挥士兵作战自然没问题,可要是长官想要带着士兵们接受招安,那可就要考虑考虑自己能不能约束好手下了。

“我们海商本就是意气相投才在外海合力讨生活,如今海面上不太平,荷兰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等诸多西夷皆跨海而来,坚船利炮又狡猾贪婪,不抱团活不下去呀。”

“所以如果有想上岸生活的我自不会约束,樊大人如有看得上的尽管去招募,我到时候也随份礼,也不枉同行一场。”

朱烨表现的大方得体,看不出丝毫破绽。

樊维城一时间还真被朱烨的表现唬住,分不清他的虚实,只能假装笑着道谢,溢美之辞那是换着花样的连连迸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