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播种高粱37(2 / 2)

但是,压木犁的活,轮不到他。

后来,机械化盛行,木犁愈发少见了。

不过,沈青悟性不错,渐渐的,他掌握了压木犁的窍门。

双腿要岔开,膝盖要半弯,重心要垂直于木板。

一旦察觉木犁有倾斜迹象,就用脚反方向推木板,将其推回原位。

哞---

黄牛拖着木犁,在田地里走着,不到四十分钟,两亩来地就浅翻完成。

“大青,需要我帮忙种高粱不?”

“不用,就这点地,我和小花一天就种完了。李叔,你家的地还没犁完吧?”

“没呢!

深翻比浅翻慢多了,昨个犁了两亩半,牛就不行了。

大青,你先忙吧,我牵牛回我家地了。

往后,你有用牛的地方,尽管上我家借。”

“好嘞,李叔,你慢走,我送送你。”

李茂秋牵着牛往坡上走,沈青扛起木犁跟在后头。

到了地头,李茂秋反着系木犁,使其木板那面朝下,牵着黄牛走远了。

沈青则挥动自家犁耙,将斜坡上的地也给翻整好了,“小花,过来。”

“来啦~”沈小花倒掉篮内的碎砖头,兴奋地跑了过来,“哥,要种高粱了,是吗?”

“没错。

待会儿,我扒坑,你丢高粱籽。

一个坑,丢2-3粒高粱籽。

丢完,鞋子踢土把坑填平,再用脚踩实就成。”

沈小花昂首挺胸,“明白,哥,咱开干吧!”

沈青往篮里铺了块布,又倒了半篮棕红色的高粱籽,叮嘱沈小花要是觉得篮子太重,可倒出来些高粱籽。

沈小花挎起篮子走了几步,表示太轻了,霸气央求把篮子倒满,沈青自是没同意。

随后,二人都忙起来了。

沈青在确保株距、行距皆为30厘米的前提下,挥动扒铲,扒出一个又一个4-5厘米深的坑。

上抬扒铲时,铁刃带出的泥土,会向沈青飞溅,砸落到腿上,沙沙的、凉凉的,一点都不痛。

但泥土往下落时,一部分会顺着鞋沿和脚的缝隙,落进布鞋里面,磨脚滴很啊!

沈青索性脱掉鞋袜,赤着脚在地里走来走去。

沈小花一只胳膊挎着篮子,另一只手抓一小把高粱籽。

她大拇指轻轻一拨,三枚高粱籽精准落入坑中。

侧着鞋底向前一推土,坑便被填平了。

再一踩,踩实就去战下一个土坑。

两亩多地,一上午是种不完的。

中午,阳光变得毒辣了,沈青喊小花、大黄到柳树下休息,顺当吃个午饭。

午饭很简单,黄豆粉、锅贴、咸鱼、咸菜。

沈青见沈小花的脸,红得像颗苹果,让她吃完饭领着大黄回去休息,下午不用再来地里了。

沈小花嚼着鱼肉摇了摇头,“不回,我要留下来种高粱,等高粱长成了,也有我的一份功劳,这样...再也没人说我是吃商品粮得了。”

商品粮,是国家供应给城镇居民的口粮,要掏钱、掏定额票才能买得到。

农村人口只要吃上了商品粮,相当于有了编制,是鲤鱼跃龙门,从糠里跳到了米兜里。

然而,分田到户后,‘吃商品粮的’在农村成了贬义词,讥讽那些没有分到田的未婚女孩,讽刺她们在吃白饭。

怪不得这几天,沈小花放学回来,一会去菜地捉虫浇水,一会给大黄梳毛,一会来厨房揽活,合着是想证明自己不是吃白饭的。

骂人吃白饭,心思真歹毒。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