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野兔子换油59(1 / 2)

“爸~”

小男孩晃胳膊撒娇。

“你不会,蕊阿姨会来,她上回端来的鸡汤,老好喝了。

爸,我想薅蓝色的毛,当书签使,买呗,爸,买呗~”

“这...”

男子神情略显犹豫。

沈青‘添把柴’道:“甭瞧鸡脖上有伤,那伤未伤及血管和颈椎。

这鸡精神的很,还会啄人。

要不然,也不会把喙缠住了。

瞧瞧这鸡毛,甭管红的、紫的、蓝的、白的,都跟抹了珍珍粉似的,闪闪发光。

做毽子、掸子、书签、插花,都能行。

野鸡肉切成小块,加红枣、姜片、枸杞炖成高汤,汤鲜味美不说,还健脾养胃,特适合体虚者喝。”

男子本就心动,听到‘体虚’二字,彻底不犹豫了,“这鸡,我要了,多少钱一斤?”

“7毛一斤。”沈青把野鸡放到盘中称重,“二斤三两,1块6毛1,你给1块6就成,另饶你一点蘑菇。”

“成!”

男子付了钱,沈青把野鸡塞进麻袋,又往里抓了两把灰树花,方把麻袋递给男子。

男子走后,临摊的大伯,见灰树花只剩一小堆了,忍不住问道:

“小伙,你那灰树花只剩小的、断根的了,降价处理不?”

清炒灰树花,鲜香至极,吃一次,保准就念念不忘。

沈青刚摆摊时,大伯就相中了灰树花,忍到剩点底才问,是想捡个漏。

“降啊,1毛5一斤,大伯,你想买?”

“不买,拿东西换,成不成?”

沈青看向大伯的小摊,摊上除了八角、桂皮、草果等常见香料,就是生姜、土豆、冬瓜、瓠子了。

“可以换。”

沈青称了摊上剩下的灰树花,有两斤一两重。

跟老伯换了一捧香料、5斤土豆、两个瓠子,便收摊打算离开。

瓠子,属葫芦科的,皮绿肉白,水分多。

本身没啥味,适合裹面糊油煎,再加水、加青菜,煮成面糊汤。

“小伙,这么早收摊,野兔、灵芝不卖了?”

“卖啊!可腿都蹲麻了,却无人来问价,我去旁的地碰碰运气。”

沈青背起背篓,拎着兔耳,进了天蓬街。

杏香镇三天一逢集,集上热闹非常,蔬菜、谷物、农具、鞋衣、水果等,卖啥的都有。

眼下,政策放开,除了个别商品,其余不用定额票,也能买到。

沈青边走边逛,碰到需要的、价钱尚可的东西,就停下来买了。

如白面、麸子、鞋袜、衣服、二手手电筒等。

走至街头兜售肉、鱼、禽类区域时,背篓沉甸甸的,只剩三分之一空间了。

沈青走到一猪肉铺前,摊贩长着一张肥头大耳的福相脸,身形高壮,胸前围了个皮围裙。

嚓嚓---

摊贩磨了下剃骨刀,“小伙,割哪块肉?”

沈青扫了一眼铺子,五花、里脊、后腿、肋排等,却没瞅见猪花油。

家里油罐见了底,他想整一副猪花油,回家自己炼油来着。

猪花油,是猪肠旁边,由弯弯扭扭花状物,黏连成一大坨的肥膘,出油率达65%。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