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天变 第一章 深空(1 / 2)

它是一个孤独的远行者。

从华胥标准纪元四七九八年辰月庚子日午时四刻在故乡地球昆仑大陆东部华胥国南端那个落伽卫星发射场由羲和号运载火箭载着点火升空的那一刻算起,到现在它已经独自在这片无边无际的茫茫深空中飞行了足足四十五年一百四十八天外加三点二个时辰——

这是它身体内那个这些年来一直在努力工作从未有过偷懒休息的计时器告诉它的。而这四十五年一百四十八天里它也从来都没有休息和偷懒过,一直都在努力向前飞行着。在最开始十一年里它借着离子推进器的推动以及巧妙设计的运行轨道从地球出发,一路越过火星木星土星以及最外围的罗睺星与计都星,并借助木星以及计都星的引力加速,在拜访完计都星后便一头扎进那片无尽的深空之中,一路行来是再也没有看到任何星子——不,应该是除了黑暗,无尽的黑暗便再也没有看到任何事物!

那是因为我们的宇宙是一个很小的,只有一个星系十颗大星以及一些数量不明细如尘埃的小星的宇宙。这十颗大星分别是照耀着整个星系或宇宙的太阳,惟一拥有生命的地球,地球的卫星月球以及金木水火土五行和罗睺计都两颗隐星。我们将除地球之外的九颗大星统称为九曜。而计都星就是这个星系或者宇宙中最靠外的星球,在计都星之外便是一派无边无际的由黑暗与虚无构成,看上去是什么也没有的深空!

这样的旅程对它来说实在是太过漫长与孤独了。要知道这用了世间最为纯粹与干净的黑色作为背景的深空是如此的深邃广阔,以致无论世人怎样穷尽自己的眼界与想像都无法探询到边界的存在,而在它面前所有的时间与空间似乎都变得不值一提。所以在这样的无边无际面前不管多么巨大的事物哪怕是宇宙内部那些星子都会变得如同一粒尘埃般渺小,就更遑论像它这种本来就如尘埃一般细微的人造物了。

所以它一直是孤独的。在它正式踏上这条远行的旅途的那一刹那这孤独就毫无意外地纠缠上了它,而且是离家越远纠缠就越紧,让它渐渐就忘记了自己的使命和最初的那些雄心壮志,不知不觉地就陷入到无边无际的麻木与浑噩之中,什么也不再去想什么也不再去做,每天虽然都还在按照启航时定下的航线不知疲倦地向前飞去,但它已不再在乎什么时候才能到达目的地,沿途又能不能碰到些什么,对它来说这些都已经不再重要,它感觉就像现在这样什么也不去想什么也不去做的日子其实也很好,以致它甚至都已经有些爱上了这样的生活。

它是人类有史以来发射的第一个宇宙边界或者说深空探测器。虽然说在人类文明发展史里不知道有多少人从一开始的用自己的眼睛和想象到后面的各种望远镜以及探测器探索过我们所处的这个小小的只有十颗星球的宇宙,但这些探测基本上一直都没有越过土星轨道,连罗睺星与计都星所在的区域都很少去过,就更别说进入它们身后这片一直都在仰望却从未真正探究过的深空了!

在世人的眼中深空是一个无比神秘的存在,人们哪怕穷尽自己最大的眼界与想象也无法探知它到底有多深多广,更无法探知它到底有没有边界,如果有边界这个边界又在哪里,是一个怎样的存在与构造,边界之外又是什么,我们又能不能穿越这个边界到达另外一个宇宙或世界,如果没有边界那这个宇宙又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在那无尽的黑暗与虚无里还有没有藏着其它我们没有见过的星球或星系?

这是一个几千几万乃至几十万年来一直困挠着整个人类文明的谜题。可既然是谜题就应该这个总会有答案,也总会有人想方设法地去寻找答案,而且这种寻找应该是贯穿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的,也许从第一个抬头看向头顶那片天空的那个原始人那里就开始了!

但我们的宇宙探索一直都没有真正进行过。这是因为这个只有十颗大星的宇宙实在是太过简单与单调了,以致我们抬头看天时除了白天的太阳夜晚的月亮就再也看不到什么别的光芒,尤其是那些月亮消失的晦朔之夜,那铺天漫地而来的黑暗是可以吞噬一切的,在它面前人不由自主地就会感到莫名的慌乱恐惧,那两三点只有米粒大小还天各一方的星光又会有多少吸引力?要不是我们自己制造出来无数的灯火来对抗这些黑暗恐怕我们的文明早就衰亡了!

这也就是在人类几十万年的文明发展史里除了那有数的几个先行者或者疯子之外,无论什么朝代什么国家什么组织与个人都对那片深空只有着深深的恐惧与不安,以致连提都不愿提起的原因,也是为什么不管是神话传说还是历史记载几乎都只与那两颗最为明亮的星球太阳月亮有关,其它星球提得是少之又少的原因——而当我们终于有能力对地球之外的那几个星球进行探索却又发现它们没有一个适合我们人类移民居住后虽然说对那片深空不再是恐惧与不安但对它的兴致也是更少了,毕竟一件无论你付出多少也得不到什么回报的事是没有几个人愿意去做的,一个国家或政府也一样,所以越到后面各国的太空探测计划就越少,到最可以说是几乎完全停止了!

不过这一切在八十五年前彻底改变了。在那一年华胥国家科学院副院长兼物理分院院长,华胥国立理工大学校长伏江公开向外界发布了他的宇宙构造猜想,在这个猜想中他提出我们的宇宙是封闭的有边界的,而且这个边界应该就在计都星运行轨道之外,而且离计都星并不会太远,只是由于深空的阻隔我们才看不到它的存在,但只要我们发射真正的深空探测器以我们目前的科技水平来说只要三四十年应该就能找到它的!

而更重要的是他认为这个边界很有可能是能够被打开甚至是穿过的,而我们一旦打开甚至是穿过这个边界我们就将进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或宇宙之中!

这猜想一出顿时震动全球,大家的兴致可以说是一下子全提起来了。一时间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讨论这个猜想,不管懂还是不懂的都谈得那叫一个热火朝天。各国媒体也借势推出各种各样的采访讨论推理节目,将天文界物理界的名流们请来狠狠地露了一把脸,也顺势将这股浪潮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它就是这股浪潮的最终产物。伏江在公布这个宇宙构造猜想后便开始全力扑在对宇宙边界进行实地探测这一构想的推进上,借着他华胥国家科学院物理分院院长华胥理工大学副校长兼物理学院院长以及全球公认第一天文物理学家宇宙研究第一人,宇宙构造猜想的提出者和问天宇宙边界探测计划的倡议者的身份四处游说,最终用了十年时间说服了国际联盟以及华胥国政府同意为他背书并答应出资一半,然后他又从华胥第一财团天达财团那里游说到了其余所需资金,然后又用了三十余年来研制它,直到四十六年前才将它成功制造出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