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安插人 159(2 / 2)

“这事,我要好好想想。”段志辉没有急着答复,饼画得再好也要吃到嘴里才行。

郑橘子道:“段叔叔,你要是想明白了最好早点给我们一个答复,虽说几十万美元的订单要等过年后才能给你,但是一点小小的政绩我明天就能给你。”

“明天?”段志辉感觉自己有些理解好友以前的那种不真实、难以置信但又被蛊惑得很想一试的感觉了,“这么快?”

郑橘子说得理所当然:“负面新闻播出来的前两天你肯定会受到不小的压力,先弄点成绩出来压力也会小点。”

段志辉满心震撼已经难以言表,你说什么呢?政绩在你眼里是小孩子过家家吗?说有就能有?

尤其他面对的还是两个小孩子——怎么办?他好想信,但又不敢信。

这时候郑贵祥回来了,看到书房亮着灯先到了书房,没注意坐在另一面的段志辉只看到郑寒秋,急急忙忙安慰道:“女儿啊,我打电话问了,你们这情况是正当防卫不会有事的。”

郑寒秋有些奇怪,“爸,你给谁打电话了?”

郑贵祥道:“你们不认识的一个伯伯,以前知青下乡的时候我们还挺熟的。”

还有这样的人?郑寒秋和郑橘子交换了一个眼神,彼此眼中都看到了——还有这样的好事?

“没事的,你们放心好了。”郑贵祥再次强调,“人家说话是有出处的。”

郑寒秋乖巧的点了点头,“爸,以后这样的小事你就不要给人家打电话了,段叔叔肯定会处理的。”

对啊,郑贵祥这才看到坐在对面的镇长大人,人家坐在这里肯定会给自己女儿出头,县官不如现管嘛,有些不好意思道:“我一慌神就忘了,多谢段镇长了,为了我们家的事情小年夜还让你跑一趟。”

两姐妹的眼睛亮了,段志辉的心也亮了,很快就告辞了。

“爸,你认识的都是什么知青?”郑寒秋好奇的问。

“小孩子别多问。”郑贵祥嘴上嫌弃,心里其实也没底,他以前是跟着几个知青后面跑,做些当时政策并不允许的事情,后来那些人都返城了,也没多少联系了。

唯一联系得上的是当时并不是很铁的一个,自己开办养殖场就是他提的建议,还教了他一些开养殖场的门道。

“还有这样的关系?爸,你也不多维护维护?”郑寒秋心里的惋惜都不知道该如何表达了。

十多年前坳塘村并没有靠近董集镇,中间还隔了个大队,是董集镇扩建才跟坳塘村接壤的。

那时候村民和知青想要走吃饱肚子都难,还一起干要进班房的事,这说患难与共都不过分,就算对方回城了也能联系啊,偶尔写个信维系一下感情也好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