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韩湘子27(2 / 2)

韩湘子最早出现差不多在两年前,当时滦州最出名的绣楼烟雨楼,一位绣女跳井死了。

那名绣女的老母后来上告衙门,说女儿是被绣楼里教授绣工的先生害死的。

彼时的烟雨楼因为刺绣工艺为坊间一绝,入了宫中某位贵妃的眼,有这样的背景,衙门自然不敢得罪烟雨楼,只是以诬告罪将老人赶出。

谁知那绣女的母亲,性格刚烈,竟然生生碰死在烟雨楼门前,血溅当场。

最后还是同村的一名乡绅,见其可怜,出钱为其收敛了母女的尸身。

三日之后,那名被状告的烟雨楼先生,却在夜间被打断五肢,生生吊死在衙门的鸣冤鼓前。

鼓面之上,更是写清楚了那名吴姓先生玷污绣女,暗害人命的卑劣阴暗之事。

此后,附近方圆数百里一州六县,凡是作恶多端,横死之人,多是出自‘韩湘子’之手。

迁安县最大的牙行,新泰行的东家徐老爷,手中十几家商铺,涉及漆器、银器、瓷器、纺织、雕刻等各个行业。

但最挣钱的,还是他名下的莺歌馆,乍一听上去,仿佛戏苑酒楼,售卖的却是让人陷入疯狂,趋之若鹜的福寿膏。

用徐老爷的话说,为了体验下这富贵口味儿,即使白刃加于前,豹虎逼于后,亦唯俯首受死,又岂会在意钱财。

然后不在乎钱财的徐老爷,就在众目睽睽之下,被韩湘子闯入烟馆,当众枭首,斩杀数十护卫后从容退去。

昌黎县寡妇程黄氏,靠着夫家的余荫,在昌黎县经营着三家米铺,每逢灾年之时,都开仓施粥,在当地是有口皆碑的大善人。

却也在众目睽睽之下,被韩湘子一刀刀斩断四肢,钉在了米铺门口,痛苦哀嚎了一个时辰,血流不止惨死。

官差前往调查,却在米铺的地窖之中,发现数名被捆缚的少女孩童,经过详查,皆为十里八乡近日被人贩子拐卖的女眷儿童。

临榆县最大的子钱家郑秀才,手中掌管临榆县最大的赌档,背靠县衙,富贵荣华,开设质库,将赌档中本钱称之为长生钱,对外放贷。

靠着赌贷郑秀才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也逼死人命无数。

曾有借贷者无法在规定时限内还钱,被郑秀才命人将其活活打死在街口。

后因受害人家属上告,官府介入,宣判郑秀才手下失手殴死人命,判罚银十两。

郑秀才堂而皇之走出县衙大门,随后被害人全家离奇失踪,乡民畏之,不敢开口。

半个月后,韩湘子在光天化日之下,将郑秀才掼死在门前石狮上,随后掷一枚铜元于尸体上,扬长而去。

次日,临榆县县令在重重护卫之下,离奇死在县衙密室之内,全身没有丝毫伤口,唯有胸前一枚铜元,无声的诉说着凶手的身份。

凡此种种,两年之内,韩湘子神出鬼没,无论是横行乡里的恶霸,还是伪善的乡绅,作恶的地痞流氓,只要被他察知恶行,等待的都只有死亡一途。

尽管衙门多方悬赏,却至今无人可以将其抓捕归案。乡人谈起其人,也多有畏惧大于敬畏。

陈砚初次听闻这等人物之时,也是觉得,难得世间还有如此不为名利,只求心中痛快,行侠仗义的豪侠。

不想今日,竟然意外得见。

只是,他看着白九,又看了看韩湘子。一人是混迹黑道的四九,一人是浪迹天涯行侠仗义的豪侠,看起来倒似是交情不浅的样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