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两个冠军和破纪录 150(1 / 2)

校运会第一天下午,微风轻拂,天气也十分的好,没有太阳出现。

运动场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下午比赛的重头戏就是100米决赛了,想必没有多少人会拒绝速度间的激情比拼。

\"加油,李由!\" 班上的同学们热情高涨地呼喊着,除了少数几个留守在班级大本营的学生外,几乎全都来到了比赛场地边缘,为正在参加比赛的李由鼓劲助威。

与此同时,其他班级的学生们也纷纷聚拢过来,他们自己班级的同学如果成功晋级决赛,他们也在卖力地呐喊欢呼,为其摇旗呐喊。

除此之外,现场还有众多不同年级的学生前来观赛,他们纯粹是出于对比赛的热爱和好奇,这些观众占据了一部分比例。

速度之间的较量,通常情况下,理应是年长一些的高中生在短跑比赛中展现出更高水平的竞争。

他们可以期待一场激烈的百米对决,其中或许会有几位能够突破 12 秒大关,甚至跑得更快,去角逐冠军宝座。

相比之下,初中生在这方面可能稍显逊色。

如果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训练或基本的专业指导,要想在比赛中跑出 13 秒的成绩已属不易,可以说是相当出色了。

这样的选手无疑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属于佼佼者。

而那些能够跑进 12 秒的,则必定是天赋异禀之人,亦或是本身就具备优越的身体条件,并在此前有所积累。

虽然比不上那些真正的天才,他们这个天赋也能通过走体考的道路,帮助他们实现大学梦。

人群中不时传来阵阵欢呼声和掌声,将整个赛场气氛推向高潮。

随着裁判员的一声令下:\"各就各位——预备!\"

运动员们立刻摆好姿势,全神贯注地等待起跑信号。紧接着,发令枪响,\"啪!\" 的一声脆响划破长空。

此时此刻,李由深知已到关键时刻,决赛时刻便不需要保留实力。

果然,李由的实力已经踏入了另一个阶层,比赛对他来说并无太大压力,难以激发出最佳状态,但全力以赴的他依然如离弦之箭般疾驰而出,一马当先,遥遥领先于其他所有选手。

最终,李由以惊人的 11 秒 9 的成绩冲过终点线,成功夺得比赛的冠军。

李由在到达终点的时候也拉出了与次校运会第一名与第二名最大的差距。

第二名以12秒7的成绩落后李由0.8秒,快要有一秒的差距。

李由的绝对实力让这场比赛一点悬念都没有了。

对于拿到过专业比赛全国冠军的李由来说,一项算不上是正式比赛的校运会,这样的小比赛确实不能让李由有太大的惊喜感。

毕竟他参加这个校运会主要是为了获得天赋点的。

毕竟李由在这样的比赛当中还是比较碾压的。

就是因为他有别人所没有的优势,那就是经历过长时间的体能训练,以及羽毛球的多球训练。

他的各方面能力也在训练中得到大大提升。

这是普通学生与他不能相比较的原因。

【恭喜宿主获得校运会百米冠军,获得1天赋点】

......

上一次运动会初二三班的在整个年级中,比赛分并不高,他们班拿到前三的都没有几个人。

唯一就靠张杰华1000米的冠军充当牌面,这也是去年三班唯一获得的金牌了。

不过这次有了李由的加入,才在比赛开始的第一天他们班就拿到了第一个金牌。

李由给三班带来了不少的士气。

......

比赛第二天早上九点,4x100米的比赛准时。

这场接力赛与前面百米比赛有所不同,它并没有设置决赛环节,而是一场一枪定胜负、直接决出排名先后。

根据赛程安排,所有参赛队伍会被平均分成两组,最终成绩将取决于各支队伍完成比赛所用的总时长。

李由班派出的首棒选手是一名实力相对较弱的同学。

原本计划安排他负责距离最短的第三棒,但在训练的时候发现,由于这位同学自身在接棒的时候速度将的过快,根本追不上李由,无法与后续的李由完成顺利交接棒。

鉴于此种情况,我们及时对人员顺序做出了相应调整:把这名同学调换至第一棒;同时,考虑到张杰华虽然爆发力稍逊一筹,但其更擅长长距离奔跑,于是决定由张杰华接下第二棒。

如此一来,当张杰华起跑时不会像李由那样迅速,可以更好地把握交接棒时机。

此外,张杰华需要跑完第二道长距离赛道,凭借他出色的耐力完全能够轻松应对。

至于第三棒,则由之前曾与李由、张杰华一同测试 50 米短跑的那位同学担当。该同学的速度表现尚可,属于中等水平。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