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中秋节(二) 16(1 / 2)

“来,看看你书法写的怎么样了?”李建国招呼李由过来询问道。

吃完饭后,天也还没有全黑,李由开始书法练习。

李建国就在旁边观摩,观看李由书法的全过程。

李由模仿着颜真卿的字迹,临摹着《颜氏家庙碑》。

李由在手上的毛笔在纸上笔走龙蛇,慢而稳,有劲而沉重,将颜真卿楷书的端庄静美、雄浑敦厚的特点给展现出来了。

李由也很喜欢自己练习书法的这个过程,不仅能陶冶情操,而且看着自己临摹的字体和这些书法大师越来越像,自己的书法也变得越来越好,李由觉得自己的字也越来越漂亮。

古代君子重视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技能被认为是对君子道德品德教育有很重要的帮助,让他们成为有品德、有修养的人。

虽然说李由不知道这六种到底有没有这么大的用处,不过他认为,练习书法,让他感到很开心。

看到自己越来越好看的字体,李由开心。

看到爷爷看到自己的孙子的书法这么厉害感到骄傲,李由也开心。

也导致自己也十分热衷于练字。

爱好,爱好,不就是因为喜欢才来学的吗?

当然李由认为书法的天赋其实是有两个方面,一种是临摹的天赋,一种是名人那样可以拥有自己风格的书法的天赋。

李由通过记忆力去按着书法大师的书法作品进行临摹,经过日以继日的练习,自己的书法水平提升迅速。

不过如果让李由自己写一篇书法作品的话,李由估计就有些捉瞎,不说是完全写不出来吧,只能说比自己临摹的水平差的比较多。

李由的字迹都或多或少的有着这些大师的影子,李由想要形成自己的风格还是任重道远。

写完后,李由停笔。

李建国看到李由写完后,立马凑过去欣赏。

看着其中的字迹,爷爷连连赞叹:“孙子,你的书法又有长进了。”

看着这副字帖,李建国想起从毫无基础的李由,到现在写的像模像样的书法。

作为李由练习书法的引路人,李建国虽然水平但是不咋滴,但是他有一个厉害的孙子啊!

“孙子,你能不能将这幅留在这里,以后爷爷想你了,还能看看这篇书帖。”

李由没有一丝犹豫就答应了爷爷。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李建国想道:“哼,等我拿我孙子的这幅作品给老莫看看,每天在我面前吹嘘自己初中生的孙子的成绩,那我这个会书法写的不错的孙子不更牛!”

到时候还可以夸夸他孙子,毕竟我的孙子还没上初中,应该像他学习一下。

想象着那副场景,浮现出老莫吃瘪的表情,李建国就感觉身心舒畅。

......

柳雅丽拿出月饼,询问李由想要什么口味。

李由拿了个莲蓉月饼。

柳雅丽接着给李建国和高月冰递过去。

看着时间差不多。

李庆拿出自己买好的孔明灯材料,开始制作孔明灯以庆祝中秋节的到来。

这是他们今天早上来爷爷家前提前买好的材料,如彩纸,竹篾和蜡烛等等材料。

孔明灯起源于华国古代,有着对人们美好的祝愿和祝福的含义。

不过一开始孔明灯好像是作用在军事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孔明灯的创始人使用这种照明工具来发出信息,向自己的军队传递战略计划,这样让军队可以快速接收信息能快速应对敌军的挑战。

所以人们为了纪念诸葛亮将其命名为孔明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