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决断(1 / 2)

  容秀玉倒是注意到了这些数目源头有些奇怪,但只听主母一句,是给大姐姐做的,她便也没有疑问了。

  如此,集三人之力,才帮容晚玉在短短几日功夫里,整理出了一份清晰的货物价目表来。

  皇帝如今所见的奏折,便集合了迟不归提供的思路、赵国公提供的数目来源、容家女眷提供的参考价目集合,以及容思行提供的文书格式。

  除此外,便是容晚玉自己心血所成的通商落实条款,若能施行,便还有姜询在夜问桑那里经营的人情这块敲门砖。

  “陛下,臣女托人调查过,南方诸国国土之地,适宜农桑,因此每个国家每年的产粮都有富余,用于流通售卖。”

  “虽诸国之间早已通商,但粮食一类农作物,各国皆有余,便有品类上的细微之别,流通售卖的价格,也十分低廉。”

  容晚玉并不说什么华而不实的,而是直接以最真实有力的数目开始,吸引皇帝的注意。

  “而咱们澧朝,地大物博,人数也更多,碰上天灾人祸,南来北往地借调粮食,总有短缺的时候。倒不如,从南方诸国购得。”

  “不仅如此,咱们也可售卖一些南方诸国短缺之物,互惠互利,长此以往,自成双赢之势。”

  皇帝听容晚玉的井井有条的讲解,不由得连连点头。

  除去这些根本,还有一点便是,以通商为由和南方诸国采购粮草,既可解边疆围困,也不会损伤澧朝的体面。

  对容晚玉本不抱希望的皇帝,见此良策,忍不住多问了几句。

  “澧朝和南方诸国相比,到底是澧朝强而南方诸国弱,若通商,获利更大的定然是他们,如何不是养虎为患?”

  就像澧朝和硕国以及北域,三国各占一方,因天时地貌,产出自然各有其长。

  但除了边境之地规模不大的坊市开放,三方此前都没有过通商的经历,便是因为心存戒备。

  容晚玉显然做好了皇帝会提问的准备,闻言不慌不忙解释道。

  “养虎为患,需是虎才有患。南方诸国看似紧密,实则各自为营,难成一股势力。与其通商,暂时像是他们占了便宜,实则是替咱们澧朝圈养了一处沃土。”

  “再者,咱们只需区别对待,给少数国更好的收购价目,他们自己便会因利纷争,而绝不会齐心协力。”

  皇帝对这个答案还算满意,一连又问了好几个问题,容晚玉都答得滴水不漏。

  到最后,皇帝已经没有什么疑问了,看向容晚玉的目光越发赞赏,最后发出了一声叹息。

  “听说容家,只有你弟弟一个嫡子,年岁尚小,倒是可惜了。若你是男儿身,只怕你们容家,还要再出一位实干兴邦之才。”

  这句夸赞,已经表明了皇帝认可容晚玉提议的态度。

  容晚玉先行礼谢过皇帝的夸赞,再抬首,落落大方地请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