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恳请姑母赐婚(1 / 2)

  慕听雪继续劝道:“母后您清醒一点,他们是在利用你啊,好成全自己的清流直名!一个七八品的监察御史,注定做不出什么利国利民的辉煌政绩,他们唯一成名的方式,就是让一个昏庸的君主因不纳谏而重重惩罚、甚至杀了他们。”

  晏太后惊出一身冷汗:“清鸢言之有理。”

  她差点就落个昏庸的千古骂名。

  慕听雪取过一支笔,帮母后把那些严惩的朱批,全部划掉,改成了一些领导表扬下属的假大空话。

  “就连右相舅舅,他勤勤恳恳在尚书省干一辈子的宰相,可能在后世史书上最多留下几个字。而那些言官,一旦被母后所杀,就会在史册上单开出挣臣列传,大书特书,大夸特夸,流芳百世;若是他们侥幸没死,还命硬地活到了几十年之后,新君为他们翻了案,他们还能成为天下尊崇的直臣,一道诏令就能青云直上位列九卿!”

  对此,晏太后的评价是,两个字——“恶心。”

  慕听雪表示赞同:“一副为国家为天下的清流嘴脸,也不过就是一群怀私心以邀直名的奸滑之辈罢了。”

  晏太后一声叹息,她没想到,女儿竟看得这般透彻:“那该怎么办?”

  “不要搭理他们,也不要被这群狂吠的恶犬左右情绪,就是最好的对策。”

  第171章 恳请姑母赐婚

  慕听雪想要帮助母后挽回一些名声和影响力:“下个月就要立后了,这是举国同庆的事儿。母后不妨趁此机会,宣布大平冤狱,先帝因大兴土木、广建佛寺把国库都挥霍空了,当时很多臣子进谏忠言,反遭厄运被下了昭狱。母后不妨替他们平反,若是已经被先帝处死,就追封官职和谥号;若是还活着,就从牢里放出来,官复原职。”

  晏太后没有说话,她的眼里汹涌着惊讶、喜悦、欣慰。

  这就是她晏雅的女儿!

  胸中有丘壑,腹内可容得下高山大川。

  “其实,在六年前先帝龙驭上宾的时候,母后就应该立刻大平冤狱的。那样就能赢得更多的支持,并获得一个仁爱的名声。”

  慕听雪并不想称呼那个人为父皇,“先帝并不是什么仁君,他一意崇佛,挥霍空了国家财政,搜刮百姓予取予求、敲肝吸髓。只要母后您做与他相反的事,就能让满朝文武、天下百姓知道,您和先帝是不一样的,您比先帝强。”

  晏太后激动无比:“的确是个好法子,依你所言。”

  她憎恨先帝。

  尽管他们名义上是夫妻,还有个女儿。但先帝杀了她娘家太多亲人了,还对女儿不闻不问。

  只要一想到能压过那个死人一头,她就抑制不住地兴奋。

  “离党是先帝的坚定拥护者,一味纵容先帝暴政。那些被关押冤狱的罪臣,大多跟离党不是一路的。”慕听雪分析道,“女儿查过了,其中有不少都是认真实干的有志之士,官职高的有两位,一个是门下侍郎王初,覃岭王丁忧守孝回封地了,门下侍郎的位置正好空出来,可让王大人官复原职;另一位是密州刺史宗元直,现密州刺史因感染瘟疫死亡,正好让宗政元直带着一批崇医馆医疗考公的大夫,前往密州上任抗疫。”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