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东窗事发 44(1 / 1)

漫漫把画收好,带着沉重的心情回了国公府。到了自己的小院看到林顾熙坐在房里。阿贵正准备出去,看到漫漫行了礼,漫漫点了点头。林顾熙看到漫漫起身迎了过来,明显觉得漫漫有心事,漫漫坐下,给自己倒了一杯水,从袖兜中把那幅画递给了林顾熙,林顾熙接过看了看一脸茫然的看着漫漫道“这画的是什么地方?”漫漫把阿财的事说给了林顾熙听,林顾熙越听脸色越阴沉,听完后站起来打断了桌子的一角,拿着画到宫里去了。漫漫心想此事起势甚大可能会牵扯很多人,漫漫口有点干,又渴了一口茶水,站起来打开窗子看着这冬日暮色的天空,叹了口气,这天可能又要下雪了。

大夏自开国以来国风刚正,腌臜之事少之又少,要是被发现重则处死,轻者发配边疆,大夏建立以来严禁不可与幼童发生关系,男女十五岁方可婚嫁。由于时常发生战争本就人口偏少,所以大夏朝对孩童特别看重这次皇城脚下发生此等龌龊事怎不叫人气愤。

林顾熙进宫后见了皇上,皇上听了此事气的全身发抖,立刻召见六扇门负责人陆不回说明了情况后,皇上道“叫画师多临摹几份,让你手下从此刻去找这幅图的院落,不要打草惊蛇。”陆不回连夜带人与图中对比寻找院落,终于在京城西郊的一座别苑发现与画中相似。此院落疑似金家产业。

年关将至很多事务相对少了些许,四大世家除程家势力稍弱些,其他几家因先皇喜欢与世家交好,宫妃多出自世家。如今的皇上几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妹妹有两个的外亲就分别是金家和李家,还有朝中的许多大臣都与世家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虽知这些人背后干净的不多,但又找不到合适的证据,一直是皇上心头上的一块心病。这次出了这事皇上觉得一定要好好整治整治这些不正之风。

金耿宝招几个与他有同样恶习的人聚众做那腌臜事,前段时间被哥哥提醒,把那孩子解决后。过了段时间也没有发现京城有什么动静,这几天约了几个好友,那龅牙说这几天会送来几个漂亮的孩童,说是个个嫩的像初生的豆芽。大家都围在一起喝茶等着人过来,终于等到龅牙带着人过来了,几个孩子一字排开站在中间,孩子们用胆怯的眼神看着坐着的那些人。金耿宝道“我看着中间那个合我眼缘。”一人道“那这个就是金公子的了。”说完都猥琐的笑了。这时院中传来阵阵脚步声接着关着的门被踢开,只见六扇门陆不回带着众人闯进屋内,几人都慌了神,各自寻找逃跑的出路,屋里早就围了起来,几个孩子抱作一团。金公子几人很快被抓了起来,龅牙趁乱想跑被个小兵抓到还大喊冤枉。

第二日京城传了消息有几位大人公子犯了事还有世家贵族的公子,听说是做那种不耻之事,震撼整个朝野,整个京城传的沸沸扬扬。世家公子有李家嫡长孙李唤,金家的小公子金耿宝,还有几家新贵庶嫡公子。大人是礼部潘清,刑部朱勇都担任要职。全交于大理寺查办。三日后判决出来,牵涉太多人了。金家、李家公子为首犯,立刻斩首示众、金家大哥降职思过,朱勇涉及到人命暂收大理寺,其他人员流放寒北之地。这次也牵连到赵太傅,因他的庶弟的孙子在其中,他自觉惭愧此时跪在皇上面前,老泪纵横说道“臣有亏太子的老师啊,我没有管理好家族子嗣,请皇上惩罚臣吧。”皇上见他态度诚恳其实赵太傅就是太过迂腐对大夏倒是诚诚恳恳,在朝堂上总是提倡遵从祖上制度,早就让皇上反感,当时朝堂之上也没有一个合适的人选,赵太傅在整个大夏名声远扬所以只有他才比较适合教授太子,如今这次太傅家有人犯事虽与他牵扯不大,但他作为家族的家主约束不当也是要给点惩罚,皇上思虑再三后说道“赵太傅念你态度诚恳,朕也知你的不易就罚你在家思过吧。”赵太傅磕头谢恩后擦着泪走了。

李家此时乱为一团,李家老爷虽早不在朝中任职,李家的长子接任老爷子的兵部尚书,现也降职为闲置,老爷子气的气血攻心卧病在床,那是嫡长孙啊,李家长媳哭着想要夫君想办法,李家是李太妃娘家,可太妃早就跟着儿子璟王去封地,送信过去来回黄花菜都凉了,再说皇上对他们世家早有成见。李家长媳韩夫人道“我儿还小他一定是受人教唆的,夫君能否想个办法让他流放,好歹有个活路。”李尚书,不现在只能叫李大人了只看他气愤的指着自己的妻子道“自古慈母多败儿,我早就和你说了叫你好好管制他不要私下给他太多钱,你叫我现在去找谁,大夏自开国以来早就严加管制这些龌龊之事,前朝就是这样亡的。所以皇家特恨此等事。”韩夫人敷面痛哭,追悔莫及。

金家长子现已降职,老夫人听说自己小儿子要斩首时还不知是何缘故,金耿昇一直不敢和自己的老娘说自己的小弟有这种癖好,一直在暗地好言相劝,有时实在没法就动粗,这金耿宝总会指派自己的人去找自己的娘,有几次金耿昇都要说出口了,但他怕自己的娘受不住,如今张老夫人躺在病榻上,金耿昇跪在病榻边看着自己的母亲那死灰色的脸不知所措,张老夫人道“我一直以来,以为他只是顽劣了点,想着他即使不做什么事我的私产也会养他到老,真没有想到他做出如此之事还连累了你,儿啊娘对不住你啊。”说完就驾鹤西游了。金家本是先皇的后妃中兰妃娘家,兰妃只生有一公主封为建安公主就是看上路尚书的那位,后建安公主嫁给了宋家,宋家本在京中不算显贵,但因娶了公主在京中也是地位大涨,只听门外传来女子的哭声,是建安公主得了信来到金家,建安公主对金家的老太君感情深厚,兰妃体弱死的早,那时建安公主年龄小在宫中难免受人欺负,都是张老夫人经常从中打点让一位失了母妃的公主在宫中安然成长。建安公主看到张老夫人已经西去,哭的很是伤心,对着自己的舅舅道“听说这一切起因都是小舅与那路漫漫争执那孩子的结果,那孩子根本就没有死,被国公府藏起来了,我一定要想办法为外祖母报仇。”金耿昇道“请公主三思这本就你小舅做错的事,做了违背法制的事就不要再说什么报仇之事了。你就在宋家好好生活。”公主哪能甘心,当年本爱慕路尚书后被拒绝在京城笑话多时,后下嫁宋家本就不喜,是父皇随意指的婚。如今宋家也是外表看着光鲜,里面早就不堪了,她怎不恨啊。

冯家也不安宁,冯家的长媳是李家的嫡女李翠,是李公子的亲姑姑,韩夫人看求自家相公不成跑到冯家求李夫人按理说小姑子和嫂子关系不会太好,但这个李翠和韩夫人在闺阁中是好姐妹关系好的很,此时韩夫人跪在李夫人面前道“你就救救你的侄儿,他可是李家唯一的嫡孙啊。你叫贵妃在皇上面前说说话,留他一条命吧。”说到冯贵妃李夫人面色难看,别人不知她却知她这小姑子在宫中是什么地位,何况这几天又被禁足。李夫人也只能安慰自己的嫂子,她夫君冯世昌在朝中只是个小官,她那公爹绝对不会出这个面。看着自己的嫂子昔日的好姐妹,心如刀割啊,暗暗发誓要给那人一点厉害尝尝。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