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王子腾来信(1 / 2)

贾琳琅接过书信,摊在桌上。

一看到信的抬头,表情便顿时肃然起来,也明白了衾盏为何如此恭敬呈上。

外侄琳琅左右:

近日已至边关,忽见家信,闻贤侄院试夺魁,声名远扬,心甚慰之,又闻贤侄近日似溺于刀剑之学,学业有所荒疏,故遣书一封,望贤侄更加自勉,志在功名,将来为官继爵,承祖公遗风,方于国于家进益,更不负侄之天资才学,无有流弊。

子腾顿首

显朔二年十月初七

书信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说自己已经到了边关,听说了贾琳琅考过院试的消息,非常欣慰,希望他更加努力,再取功名,不要沉迷于舞刀弄枪。

但这封书信出于王子腾,那就很有分量了。

王子腾作为京营节度使,现在又升了九省统制,是手握兵权的顶级将领。

可以说,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如今就是靠王子腾和宫中的贾元春撑着。

只要王子腾和贾元春撑不住,四大家族就成了活靶子,会被虎视眈眈的各方势力吃的渣都不剩。

这封信的真正意味,也很简单。

王子腾也感觉到了,除了自己以外,四大家族如今是越发的后继无人,有些撑不住的架势了。

好不容易出了贾琳琅这么一个还算上进的,便勉励他赶紧读书考取功名,自己才能为他保举做官,接过四大家族的担子。

贾琳琅虽说身有玉玺,但也没有觉得自己光靠这点不同就能登基称帝。

真要一步步走上巅峰,还是要走功名或者是军功出身,把四大家族最后的余温全部吃尽,才有可能真正意义上的站上顶级舞台。

于是叫衾盏取来笔墨,恭恭敬敬地书了一封回信,大意是让王子腾不要多虑,自己会尽可能好参加秋闱,争取中举。

话虽如此说,但贾琳琅也不是全有把握。

虽说他穿越以来,一直都很尽心尽力地在准备科举,没有怎么懈怠过,但科举这种事情,没有最卷只有更卷,面对古代这些头悬梁锥刺股的学子,他也没有那么大的信心。

乡试三年一次,他是等不了那么久的,四大家族和元春也等不了那么久。

他早已经想好了,最多也就考一次,如果真不中,就直接通过王子腾的路子,到边军去,走军功出身。

贾琳琅回完信后,吩咐外面的小厮妥善去办,把贾宝玉的那本书放在床顶,又取来《中庸》读了一回,便自顾睡下。

.....

次日贾琳琅早早起来,到梨香院练了刀,又到外书房去,去监督宝玉有没有按说好的自觉领罚。

到了外书房,却只见到两个丫鬟在里面洒扫,于是问道。

“可见过宝玉?”

“宝三爷方才还在呢,有人过来,在他耳边不知道说了些什么,就起身出去了,也没说去什么地方。”

贾琳琅皱了皱眉,心里暗道这小子真不让人省心。

他对于宝玉的罚法其实已经是很轻的了,如果让贾政来,不把宝玉打的哭爹喊娘那都算是没吃饭。

而贾政把这管教的任务托了他,他也不好真放的太快。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