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回国 2(1 / 2)

看着自己的属性,李勿我不由得想起自己12岁那年意外觉醒了球员属性面板,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李勿我大致搞清楚了自己这个金手指的功能——不能直接加点,但却直观看到自己的各项属性,并通过训练不断提高自身属性。

在经历了一年时间的校足球队生涯之后,13岁的李勿我发现在国内最好提升的竟然是身体属性,他很快就将自己的速度与爆发力肝到了远超同龄人的水准,为此还吸引来了校田径队的橄榄枝。

但精神属性和技术属性在一年的校队训练中成长却极其有限。于是在经过一年多的准备后,李勿我和李父一起策划了三年前那次多特蒙德的意外之旅。

至于说如何说服李父自己的留洋计划,李勿我表示,哪个男人又没有一个足球梦呢?

回到沪上家中的李勿我并没有享受到几天游子归家的幸福生活。刚到家的三天内,李母一度给到了李勿我太子爷一般的待遇。但从第三天开始,哪怕李勿我在外历练三年,拥有非常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但还是被李母开始各种嫌弃。

比如,一天到晚的不是这个训练就是看世界杯比赛,成天绕着足球转,李母表示,你就不能有点其他兴趣爱好和日常活动吗?以后你要抱着足球过一辈子吗?

李勿我大概是听懂了李母的暗示,到家的第五天就背起行囊先后去了乡下的爷爷奶奶和外公外皮家中小住几天。顺便追忆了一下自己儿时在乡下田野中踢野球的经历。

转眼时间已经来到了六月底,这天李勿我接到了自己初中好友林远的电话。二人从幼儿园开始直至初中都是同班同学,不过在初三那年的寒假,李勿我的人生轨迹发生了重大转折。

但林远依旧按部就班的上高中,参加高考,并且在今年夏天成功的考取了杭城的z大。这不就来了电话,向好友报喜的同时,林远还提了一个计划,约李勿我一起去杭城旅游,美其名曰先去自己未来的大学踩踩点。

李勿我倒也颇有兴趣,自从三年前出国留洋后,每年回来两三次都是在家窝着,成天的训练肝属性,旅游什么的已经是很遥远的事情了。

于是在和家人报备后,李勿我和林远直接开车自驾去了杭城。二人都已经年满18岁,李勿我更是有华国和欧盟的两本驾驶证。沪上到杭城三个小时左右的车程,在两人分享各自生活的交流声中很快过去。

二人先是驱车达到z大附近的停车场,找了家面向大学生营业的小餐馆,算是初步品尝了一番杭城街头小巷的当地菜色。但林、李二人表示美食荒漠名不虚传,跟沪上菜没什么区别。

吃完中饭,两人步行前往z大,只能说不愧是国内顶级高校,别的不说,各种硬件设施应有尽有。哪怕是暑假期间,学校内依旧有步履匆匆,身背书包或者手拿书本的学生来往。

不觉间两人来到学校的体育场,此时,z大标准的足球场上正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足球赛,场边甚至还有不少的观众在加油助威。

“真是赶巧了,接下来就请我们华国足球名宿李勿我先生来对场上的双方球员做专业点评。”林远搞怪的说道。

“你别搞事啊……”李勿我无奈的冲好友说道。“嘿,说真的,在你这个职业球员眼中,场上这些人是不是非常业余啊?”林远继续问道。

“不能这么说,国内有天赋的球员还是很多的,但是国内的足球理念落后国外太多了,就比如我们现在的训练方式已经是国外淘汰了十几年了的东西。

现在国外都是数字化模式,在德国训练的时候,教练组会根据我的训练情况制作数字化模型,实时跟进我的身体状态和训练数据,再经过专业的分析师做数据分析后,教练组会为我制定接下来的训练方案。

这样的训练方案会以周月年为单位,随着球员的发展不断更新改进,在这个过程中球员接受的是科学范围内最有效合理、最有针对性的训练。

再比如战术理念,现在欧洲五大联赛开始流行全攻全守,即在进攻时包括防守球员都要全员参与,甚至直接从门将位置就开始策动进攻,当然防守时也是要求前锋球员构成第一道逼抢防线。

反观国内还在用传统的蹲坑式战术,各个区域的联动衔接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割裂,很容易被人抓住漏洞打出威胁。

类似训练模式这样的,还有青训选拔、联赛模式、青少年联赛、战术理念等方面,我们几乎全面落后于海外。”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