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马戛尔尼(1 / 2)

就在这个豪华餐馆,姜译完成了《百万英镑》前半段,旁边桌也坐下了两个看上去有身份的人,他们突然聊到了《泰晤士报》。

“琼斯,你知道为什么早上本该按时发行的《泰晤士报》延迟了吗?”其中一个故作神秘对另一个问道。

琼斯耸耸肩回答道:“当然不知道,什么事?”

只见他嘿嘿一笑道:“听说是有个人投稿轰动了《泰晤士报》,连沃尔特那家伙都给惊动了,把本来排好的版块临时撤了?”

琼斯好奇问道:“是什么样的投稿?大新闻?”

这可就难倒那个男人,于是他说到:“什么投稿一会你买一份看不就知道了,相信我准没错。”

琼斯疑惑地看着他:“你这家伙,什么内容也不说,不会是《泰晤士报》传出来吸引人的噱头吧,你可别蒙我。”

姜译听到这感到好笑,《泰晤士报》推迟发行没想到一下就流言四起,也侧面反映了《泰晤士报》在当时伦敦人们心里的地位。

姜译感觉时候也不早了就起身离开,临走时还是把餐费账单支付了,他可没有欠人钱的习惯(em,至少暂时没有)。

走在街道上,正好看到信差在将一份份邮件投递到达官贵人家的信筒,其中也当然混入了一些《泰晤士报》,姜译听到了一个管家正向信使抱怨为什么早上没有送来,害的主人早上喝咖啡的时候还询问云云,信使也是幽默诙谐地回答道:“先生,没有炉子我也烤不了面包呀(没有报纸也没法送)。”

这个时代英国的信使还是集中服务上流社会和一部分中产阶级资本家,至于姜译住的伦敦东区,这种穷地方根本没有信使,有的只有地痞和流氓。就姜译在唐纳太太旅馆住下的这几天,就已经传开了东区来了一个上等人,姜译走在街上能感觉到背后传来不少目光。

有的目光不怀好意(所幸身躯的原主身材高大,而且骑马运动样样不少,让大部分不怀好意的目光打消了念头)。有的则是带着挑逗(不用说,又是这张脸惹的祸)。其实不只是东区,走在西区的路上,时不时也有贵妇人贵小姐上前搭讪。这让来自未来的姜译切切实实感受到了西方的“开放”,就是面对这种来路不明的搭讪他都是回绝。

开玩笑,要知道拜伦是怎么死的!他的妻子安娜·伊斯特给他带了一顶颜色鲜艳的帽子,一时气不过与人决斗就此殒命,姜译可不想哪天被人堵在街头要决斗。这不是怕了,这是面子。。。对,面子。。。

兜兜转转,姜译回到了唐纳太太旅馆,简单洗漱整理后,等待晚上的晚宴,现在姜译已经算是五千二百英镑现金的中产(这几天的住宿和开销差不多花费了一百英镑)并且每年还有八千四百英镑的额外收入,要知道号称占据Derbyshire(德比郡)一半地产的达西家族每年各种税收也就两万英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