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流光_分节阅读_第276节(1 / 2)

  “皎皎,我们终于来了。”

  “是啊,终于来了。”

  两个人说着,一起笑了起来。

  “早先成婚时,我就说要让你住上大宅子,虽然有些晚了,到底还是住上了。”

  “我也算是实现了诺言。”

  崔云昭却道:“一点都不晚。”

  甚至比前世要早了两年有余。

  相比于前世,许多事请都变了,许多人也提前故去,甚至就连裴业,也生了一场前世从来没有生过的病。

  崔云昭心里隐约觉得事情还有变化,但他们已经坐在了这艘大船上,无论风浪有多大,波涛有多剧烈,他们都要一往无前,直到抵达彼岸。

  崔云昭定了定心神,道:“夫君,你得尽快熟悉汴京的防卫堪舆图,也要尽快熟悉长汀大营,家里的事情有我,你不用操心。”

  霍檀点头:“还好有你。”

  他能行至今日,同崔云昭的优秀和沉稳是分不开的。

  没有崔云昭,他可能都死在了隆丰村,哪里会有今日的加官进爵。

  霍檀紧紧握着崔云昭的手,声音很低,却是掷地有声的。

  “当年你我依窗夜话,你曾说以后也要青史留名,”霍檀声音坚定,“皎皎,你不会是我的依附,以后的史书上,会有你单独的一卷。”

  崔云昭缓缓笑了。

  “那我提前谢过侯爷。”

  夫妻两个只简单休息了一日,霍檀就立即去了长汀大营,而崔云昭一边同霍新枝收拾家里,一边让邢妈妈和夏妈妈出门打听,想要找熟悉汴京的管事姑姑。

  这几日霍家可谓是门庭若市,递拜帖的官宦人家不计其数,崔云昭都已家中忙乱为由拒绝,并未见一人。

  不过倒是请来了两位管事。

  这两位一位曾经是长信宫的旧宫人,一位则是汴京的老行家,对京中事都很熟悉。

  崔云昭便让仆人收拾好庭院里的暖阁,一家人在暖阁里听这两位老行家讲解京中事。

  如何入宫,如何行礼,如何穿戴都仔仔细细学了一遍。

  这些事情都不简单,一家人学的很认真,一连几日都没有厌烦。

  那位宫女子出身的老管家临走的时候,特别对崔云昭道:“侯夫人,贵府的人真是出类拔萃,老身在京中多年,忽然入京的权贵见了不知凡几,贵府众人的人品和德行皆是这个。”

  她比了个大拇指,然后才说:“真是了不得。”

  霍家大抵因为是武将世家,就连女儿都精神得很,人又聪明又谦卑,真是没有比他们更好教导的人家了。

  “之前那许多人家,都瞧不起咱们这等出身,贵府如今已经是勋贵,却依旧客气,实在难得。”

  老管家语重心长:“侯夫人,家里以后得多请些行家,若是贵府不嫌弃,我可以过来辅佐邢妈妈。”

  崔云昭还真是意外。

  这位老管家已经多年不出山了,平日里只有各府有婚丧嫁娶,才能请动她出山,如今倒是愿意来定远侯府。

  见崔云昭惊讶,老管家就笑了。

  她脸上有着岁月的痕迹,却无损她的精神:“我儿子一直在燕门关戍边,要不是侯爷,可能早就死了。”

  老管家说:“我年纪大了,许多事请都有心无力,但指点一二还是行的,邢妈妈聪明能干,就是对汴京不熟悉,我稍稍点拨,就能做的很好。”

  这老管家是真会看人,也真会做人。

  她既然有这个意向,崔云昭自然也很高兴,当即就把老管家留在了家中,成为了内管家。

  崔云昭这一系列动作都很迅速,老管家搬来的第一日,长信宫内侍就忽然才出现在了定远侯府。

  那位内侍瞧着四十几许的年纪,面白无须,笑容和善。

  见霍家人有条不紊摆放供桌,跪下听旨,脸上笑容更深。

  “陛下感念定远侯英勇无双,保护万民,特召开赏春宴,给定远侯接风洗尘。”

  “三日后,还请定远侯全家入宫谢恩。”

第137章 看到苍山青翠,稻谷金……

  陛下召见,是极大的恩宠,必要入宫拜谢。

  林绣姑和崔云昭率领家中众人领旨谢恩,邢妈妈就上了前来对内侍道谢。

  那内侍颠了颠手里的重量,脸上笑容更胜:“老夫人,侯夫人,倒是不用太过拘谨,说是赏春宴,其实不过是家宴罢了。”

  家宴这个说法,算是抬举定远侯府。

  崔云昭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如今皇帝正在病中,要见他们的究竟是谁还未可知,且又在战时,宫中不便大肆欢庆,说是赏春宴,怕也只招了他们一家人,只是换个好听的说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