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流光_分节阅读_第229节(2 / 2)

  因此崔云昭跑这一趟,也只是想看一看,问一问其他线索,没想到会直接问到了做灯的工匠。

  她心里很欢喜,面上却不显。

  “如此就太好了,”崔云昭笑道,“这灯是旁人送我的,我很喜欢,到处寻找都找不到。”

  那年轻灯匠没想到自己的手艺这么被人看中,不由红了脸,摸了摸鼻子小声说:“这位娘子是喜欢这灯画吧?可惜这灯画不是我画的。”

  崔云昭道:“倒也并非这画,这灯的形状也好看,圆圆滚滚,有一种莹润的美。”

  那灯匠就笑了。

  他招呼众人进了店铺,指着墙上挂着的灯道:“多谢您夸奖,这是我自己最喜欢的月灯,晚间点亮时犹如新月,便起了这个名字。”

  崔云昭仰头看了看,见款式确实是一模一样的,便问他:“这灯上的画,你可知是谁画的?你们能在灯上作画吗?”

  那灯匠仔细看了看,只得遗憾摇头。

  “不能的,我们自己合作的画师,只会画简单的花草,这画工太好了,我们不会画。”

  说罢,他自己也觉得这门生意没指望,便叹了口气:“这灯有些小,卖的不多,不如灯笼和大灯罩好卖,若是能请到好画师也就罢了,可这一个小灯罩也不值钱,如何能请到呢。”

  他这话似乎是说给自己听的。

  不过是抱怨一下罢了。

  到底人年轻,没有第一家那么会说话,崔云昭就笑了一下,问:“这灯卖的少吗?”

  王灯匠点点头:“不多的,今年一共就卖了几盏,您看那边的红纸灯笼,一个月能卖一两百盏呢。”

  那确实是不好卖的。

  崔云昭点点头,刚想问他,就听他道:“不过去年有一日,倒是有个小娘子买了十来盏,一下子就把我们的库存买空了。”

  崔云昭心中一动,同夏妈妈对视一眼,便柔声问:“你可记得那位小娘子?”

  王灯匠愣了一下,然后才反应过来:“你是想找这画师?”

  崔云昭就笑了:“正是。”

  王灯匠人虽然年轻,有些率直,却不傻,他知道这位娘子应该不是普通人家,寻这画师肯定有别的事情,便也没多问。

  他只是仔细回忆一番,最后遗憾地摇了摇头:“对不住,实在不记得了,我就记得是个二十几许的小娘子,个子不高,同这位婆婆差不多的。”

  那就是比崔云昭矮半个头。

  崔云昭见他很配合,便问:“她是常客还是生客?”

  王灯匠立即道:“生客。”

  说着,他摸着头笑了一下:“咱们这样的铺子,不比大灯铺,做的都是熟人生意,附近的所有巷子人家都过来采买,大多都用最便宜的灯笼和灯罩,一来二去,都很熟悉了,那小娘子肯定是第一次来,后面也再没来过。”

  他说到这里,忽然拍了一下手。

  “哦对了,那小娘子不是伏鹿口音,她说话有些大舌头,灯笼的笼子她说成了浓,我听了半天才听懂。”

  崔云昭眼睛一亮。

  这线索倒是很具体。

  能得到这个线索,崔云昭还是很高兴的,王灯匠更多的也都说不出来了,崔云昭便说要买几盏灯。

  王灯匠正要给她们介绍灯,外面就传来一道高调的嗓门。

  “小王啊,老规矩。”

  那人说着话,闷头就进了屋,差点撞到了站在门口的王虎子。

  两人俱是吓了一跳。

  崔云昭回过头来,便看到那是个三十几岁的妇人,她身形消瘦,面容蜡黄,看起来有些邋遢。

  尤其是她的头发,上面有很多碎屑,显得有些脏乱。

  王灯匠家里这铺子并不大,崔云昭几人站在里面就有些拥挤了,她一过来,就更是只能满当当站在前堂里,错不开身。

  那王灯匠只得同崔云昭道歉,看向她:“杏花婶,你等我一下。”

  他飞快转身离开前堂,只留下了几名客人。

  杏花婶似乎没见过崔云昭这样漂亮的人,盯着崔云昭看了好半天,惹得夏妈妈粗了眉头,她才转过了视线。

  “没在这条巷子见过你们,过来买灯?”

  她说话的声调依旧很高,让人听了很不舒服。

  夏妈妈就答:“是。”

  那杏花婶点点头,又忍不住去看崔云昭。

  崔云昭倒是不怕别人看,不过这人有些奇怪,她便问:“婶子怎么一直看我?”

  杏花婶的眼神很露骨,甚至都有一种过分的痴迷,让人不太舒服。

  她被崔云昭这么一问,顿时清醒过来,轻咳一声道:“哎呀,看小娘子生的美,跟神仙似的。”

  “我哪里能比神仙?婶子莫要说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