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流光_分节阅读_第217节(1 / 2)

  梨青便坐到绣墩上,把茶壶从茶炉上取下,反而放了两个橘子。

  “秦厨娘说苏家家风清正,在成婚之前,是不允许少爷们有通房的,并且他们要求自家的女婿也是如此。”

  倒是对儿女都一视同仁了。

  崔云昭前世没怎么同苏氏来往。

  她刚搬来伏鹿时,霍檀不过只是个副指挥,名声也不显赫,后来霍檀慢慢高升,也过了一两年,那时候苏珩又病了,衙门里的辞官修养,闭门不出,同其他人家都不来往。

  崔云昭作为姻亲,也只能过年时见一见崔云殊。

  崔云殊从小就要强,她所拥有的都是最好的,在崔氏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名声极好。

  嫁来苏氏,也是直接嫁给少族长,一过门就是大少夫人,以后的苏氏宗妇。

  她表现出来的,从来都是过得很好,日子幸福。

  崔云昭同她不算太熟悉,前世那时候自己又病了,便也没有同崔云殊多说过什么。

  两个人之间从小到大都很生疏。

  她确实不知苏氏发生过什么,又有什么事情,看来这位秦厨娘,似乎也知道的不多。

  梨青见她听得认真,便继续道:“秦厨娘说,虽然苏氏听起来家风清正,少爷成婚之前不能有通房,却也不禁止他们纳妾,就现在这位家主,光儿子就有七个,女儿也有六个。”

  崔云昭一直没关注过苏氏,现在一听,不由咋舌。

  苏家最能生的就是崔序和贺兰氏,就这样,也没十几个孩子啊?

  “苏明府妾室多吗?”

  明府是对知府的雅称,崔云殊嫁来苏氏之后,崔云昭还没登门拜访,直接喊伯父倒是冒昧了。

  谁知道苏氏愿不愿意认霍氏这门亲?

  这事也由不得崔云殊做主,就是她想认堂妹做姻亲,也得苏珩答应才行。

  不过崔云昭隐约记得,苏珩确实称病致仕,但他却一直没有病故,到霍檀登基之后还健在,重新活跃在朝堂上。

  梨青继续说:“秦厨娘说,苏家上一辈的妾室可不少,好多都是丫鬟提拔上来的,都有卖身契,所以也翻不出什么风浪,出来见客的不多,只有膝下养了孩子的才会见客。”

  崔云昭咋舌:“听起来比崔氏规矩还多。”

  跟苏氏相比,崔氏的简直是神仙日子。

  先后两任家主都没有妾室,一家子干干净净的,就是姐妹之间有些口角也无伤大雅。

  梨青说到这里,就没有可说的了:“其他的事情,秦厨娘也不知道了,她说她们厨娘之间虽也会说主家的事,但苏氏的厨娘是家生子,从来不多说。”

  “她还同我保证,她知道分寸,霍氏的事她是不敢说的。”

  这些厨娘很是知道厉害的。

  文臣敢惹,武将却不敢。

  那是真要命。

  崔云昭忍不住笑了起来。

  她打开请帖折,就看到里面娟秀的字体。

  确实是崔云殊亲笔所写。

  崔云殊写到,家中诞育双生儿,喜事一桩,特地宴请姻亲庆贺百岁。

  拜帖之后,写了崔云昭和霍檀两个人的名字。

  崔云昭松了口气。

  崔云殊倒也知道关键,没有只请崔云昭,就连霍檀也一并请了。

  若是门户差不多人家,就连林绣姑也要请,去不去是一回事,请不请又是另一回事。

  不过眼下霍氏门第还没有高到让苏氏也高看一眼的地步,所以只请了姻亲关系最亲近的崔云昭和霍檀。

  崔云昭看了眼时间,日子定在三日后,那时候霍檀正好回来,倒是可以去一趟了。

  崔云昭合上请帖,对梨青道:“也不知这一对双生儿是谁的孩子,请帖也未写明,总归就按常例准备贺礼,你另外让小满去一趟琳琅绸缎庄,让他们赶一套婴儿的襁褓出来,就用妆花缎的,样式用郑掌柜新作的花样。”

  小满就是夏妈妈新选来的小丫鬟,今年十三岁。

  她本名就叫小满,崔云昭觉得好听也好记,就没有给她改名。

  这孩子很勤快,手脚麻利,又很懂事,崔云昭就让夏妈妈亲自教她,偶尔闲了也教她几个字,也都认真学了。

  这种跑腿的活计,她也能做的很好。

  梨青便福了福,给她续上了茶,这才出去忙。

  崔云昭又看了看那封请帖,才想到崔云遥已经同拓跋氏过了三书六礼,等到今年夏日,应当也要嫁来伏鹿。

  这么一想,倒是有点意思。

  伏鹿世家和武家都娶了崔氏女,而霍檀这个新秀也迎娶了崔氏女,在三足鼎立的伏鹿,竟然都跟崔氏联姻,不得不说,崔氏的运气倒是很好。

  想到这里,崔云昭不由笑了一下。

  若是崔序能看到以后,怕不是做梦都要笑醒,苏氏和拓跋氏最后都成了大楚的忠臣,在朝中举足轻重,加上崔云昭自己,崔氏真是选了三门好姻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