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城里小娇妻,嫁个厂长腰很疼_分节阅读_第144节(2 / 2)

  这是上课铃声打响,其它老师看着剑拔弩张的气氛,也不想招惹麻烦,都纷纷拿起课本:“我去上课了,这节是我的课。”

  “李老师,我去听你的课。”

  “我也去听听,学习学习。”

  其它老师也跟着纷纷除了办公室。

  一时间办公室里只剩下,撸着袖子的张老师,一脸平静的辛老师,还有两个脸上挂笑瞪着她的女人。

  张老师深觉此时不是争吵的好时机,万一动手自已以一敌三没有胜算,而且也没个拉架的。

  她逐渐松了架势,哼了一声,转身道:“懒得跟你们一般见识。”

  甩着辫子出了门。

  程想三个人看着她相视一笑。

  “我也该去上课了,你们聊吧。”程想拿去书本出了办公室。

  办公室里,只剩下辛晨和张琳。

  “南方现在应该比较暖和吧?”辛晨看着张琳问道。

  张琳微笑点头:“是,要比这边暖和。”

  “那怎么还大老远的跑到这边来了?有工作啊?”辛晨问道。

  张琳点点头:“对,顺便来看看你,你身体还好吗?”

  “还是老样子,没什么大碍。”辛晨给张琳倒了杯茶。

  张琳捧着热乎乎的茶缸坐在一边没有说话,辛晨自顾自的坐到办公桌上批改作业。

  两个人就这样坐着,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

  程想上完课打算回家的时候,在学校门口,看到来回晃悠的周贺。

  “你在这儿干嘛呢?”程想问道。

  周贺蹭过来,脸色有些暗暗的,嘀咕着说:“那个女人又来了。”

  程想知道他说的张琳,看周贺的神情,似乎有抱怨。

  “怎么了?刚才我回办公室,没看到他们,张琳应该已经走了,再说了,人家只是鼓励看望辛老师,你不高兴的什么劲啊?”程想奇怪的问。

  “走什么呀?辛晨领着人家回住处了。”周贺愤愤的说。

  程想觉得有点好笑,周贺一直对辛晨很好,大家都知道他们之间的救命恩情,但是有时候程想觉得周贺好像把辛晨当成自己专属品了,不允许别人接近。

  “你也不能这么霸道吧,人家辛老师还没交友自由了?”更何况那是他的妹妹。程想一边说着,一边在心里嘀咕。

  “不是那个意思。”周贺别别扭扭的说:“我花钱费力的给他弄那些煤球,是为了让他暖和养身子的,可不是让他给别人去献殷勤的。”想起刚才,他兴高采烈的拿着一簸箩红薯去找辛晨,打算弄点烤红薯给他吃。

  一推门就看到辛晨和张琳正围着炉子坐着,炉火烧的旺旺的,两个人都脸都映红了,两个人凑在火边低头浅笑,说这话,烤着火,辛晨还把他平时不舍得喝的茶叶拿了出来,在炉子上滚着水,烧着茶。

  这茶叶是校长送给辛晨的,之前周贺要喝,他都不愿意,说周贺只会牛饮品不出茶的味道,喝了也是浪费。

  这时候倒是殷勤,颠颠的拿给人家喝。

  周贺看着他们,满面笑容僵在脸上,本想凑过去听他们聊啥,凑个热闹,结果辛晨却跟他说:“你先去忙吧,我这边有客人,回头去找你。”直接把他撵了出来。

  什么玩意儿,见色忘义的家伙,亏我对你那么好,用我的炉子,烧我的煤,烤我的红薯,瞧瞧那不值钱的样子,笑的眼都看不见了,臭小子,明天我就把煤球全搬走,冻死你算了。

  周贺一副气闷的样子。

  程想好笑的说:“没想到你这么小心眼啊,辛老师很看重你送的东西,今天办公室里有人让辛老师把煤贡献一部分出来,给大家取暖,被他拒绝了,辛老师平时那么霁月清风的人,很少这么直接的拒绝别人的,他说这是他朋友送的,他不愿意随便拿出来跟别人分享。”

  “真的?”周贺的眼神有些闪亮。

  程想点点头:“至于张琳嘛,她是辛老师的客人,总不能怠慢客人吧。”

  周贺扁扁嘴说:“我不太喜欢这个女人。”

  “为什么?”程想问道。

  “我总觉得这个女人又什么企图。”

  “…….她能有什么企图?图什么?图钱?辛老师一穷二白的,图人?辛老师不像是张琳喜欢的类型,你呀别疑神疑鬼的了,辛老师只是多交个朋友而已。”程想劝慰着周贺。

  “关键是,辛晨对他她跟对别人不一样。”周贺煞有其事的看着程想。

  “哪不一样?”程想疑惑道。

  周贺翻着眼皮想了一会儿说:“辛晨对她太,太随便了。”

  “哈?……”这家伙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不是那个随便,就是辛晨在别人面前总是一板一眼,端端正正的,但是在这个女人面前他好像很随便,绷得没那么紧了,我跟他认识了这么多年,他才在我面前偶尔放松,但是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女人,居然能让他这么随意,我觉得很奇怪。”周贺拧眉说道。

  程想回忆辛晨和张琳在一起的样子,确实,平时严谨板正的辛晨,和张琳在一起的时候,似乎确实神色轻松,随意,一向无功不受禄的他,上次居然坦然接受了张琳的钱,难到这是亲情使然?

  血缘亲情斩也斩不断,又或者辛晨已经…….

  如果他已经知道了张琳是他妹妹,为什么不相认呢?苦苦找了这么多年,世上唯一的亲人,怎么在眼前却不相认呢?

  程想摇摇头,有点想不明白,但是不管怎么说,在生命最后的时间里,有亲人陪伴,也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