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35(2 / 2)

  大伯娘会说女知青生孩子费劲,就是因为前不久那个女知青生产了,听说由于身体差生得时候挺凶险的,害得她婆家这边花费了不少钱。当时大伯娘就觉得真是庆幸,心想着还好没有嫁给她儿子,不然她家就要为了那个丧门星浪费钱了。

  “大娘,我的婚事就不用你们操心了,我自有打算。”

  大伯娘闻言还不死心,一脸不赞同的说道:“你一个孩子能有什么打算?就算你不为了你养父想想,也要为了你亲生爹娘想想啊,他们就只有你这样一个儿子,你若是以后也出了什么事情,岂不是要你们家绝后了?”

  薛持听到这话,连忙不满的说道:“呸呸呸!大娘你这话太不吉利了,我哥的身体好着呢,你可不能咒他啊!”

  “我这话哪是在咒他,我这是在关心他,你也不想想……”

  不等大伯娘继续叨叨,奶奶就不满的打断了她,“好了,吃的你也拿到了,就带着孩子回去吧。”

  大伯娘似乎还有点不服气,不过看到薛锦临已经转身回屋了,她只能不甘不愿带着孩子们走了。

  下午两点左右,薛锦临带着姐弟两个人去了公社,把他们的学费交了顺便领了书本,第二天就要跟着大家去上学了。

  本来奶奶不想让薛久上学了,反正也不能上出点什么来,倒不如早早回来帮忙做家务,这样她与老头子也能轻省点。

  其实不止是七十年代,就是后世的条件那么好了,农村依旧有很多孩子不上学。尤其是一些重男轻女的家庭,甚至是国家给补助也不让女孩上学。

  在他们看来上学根本没有用,女孩子只要会干活会下崽就行。大多数都是让她们在家里干活,等到十几岁了就早早的嫁出去。

  更别提如今的七十年代了,在这个大环境都不注重读书的情况下,乡下不仅女孩子去读书的少,就是男孩子也大多数都不乐意读书。

  薛家也重男轻女,不过这个重男轻女是有对比的。薛家会对男孩子更好一点,把更好的资源优先给男孩。但是女孩子也是自己家的娃,不会像某些特别重男轻女的家庭一样,把女娃子当成仇人一样对待和防备着。

  所以在情况允许的时候,薛家的孩子都会去上学。不过由于有些孩子自己不喜欢上学,很多都是上到初中或小学就下学了。薛持和薛久能够上到初中,除了苏绣芬坚持让他们上学,还有他们自己也想上的原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