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微观四子(1 / 2)

“警告,前方约一百八十光时外发现‘深空雷区’,警告,前方约一百八十光时……”小安机器人从充能桩上站起,播报声随即戛然而止。

小安愣了一下,仿佛在思考什么,然后迈步向休眠区走去。

休眠仓缓缓打开,常鸣睁开了眼睛。渐渐的缓和了一下身体的不适,随即开口问道:“深空雷区,是什么?”

原来,常鸣从未彻底入睡,而是留下了一道强大的神念,一直在监控飞船的情况。

小安解释道:“深空雷区通常用来阻挡太空飞船,它由成千上万拳头大小的机器人组成。这些机器人由中子材料制成,因此也被称为中子机器人。我们前方的航道已经被这些机器人封锁,无法通行!”

常鸣陷入了沉思。他眉头紧锁,思索片刻后问道:“我们不能绕过去吗?这些机器人不可能完全覆盖整个太空吧!”

小安回答道:“很遗憾,我们距离那些机器人还有很远,而我们的飞船正在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前进。由于速度太快,我们每单位时间内能改变的航向角度非常小。而在这个时间内,中子机器人群完全可以重新部署,再次挡在我们前方。”

“他们为什么要拦截我们?到底想干什么?”常鸣皱着眉头问道。

小安解释道:“深空雷区通常处于静默状态,不会主动暴露。而现在我们能发现这些机器人,是因为他们主动向我们发射了信息。再结合他们的位置和我们减速到静止所需的时间相差不多,可以确定,他们的目的是迫使我们以最大减速度航行,从而捕获我们,而不是击毁我们。我们现在有两条路:第一,立即减速,或许有一线生机,但飞船的能量肯定不够我们到达泰擎星;第二,直接冲过去,如果那些机器人不是中子机器人,我们虽然会耗费一些能源,但也能通过,但这种可能性很低。”

常鸣困惑地问:“在这茫茫太空中,我们如此渺小,他们怎么知道我们的存在?就算发现了我们,又怎么能如此精准地在我们前面布下防线?我们的速度不是已经接近光速了吗?”

小安点点头,说:“是的,这种情况非常罕见,尤其是我们这种四级飞船,几乎不可能遇到深空雷区。但据我分析,可能是极瑞星恒星的爆炸引起了他们的注意,而我们现在的位置正好处于另一颗恒星的非可视空间作用域边缘。这个恒星系统内也有生命行星,且具备一定的文明等级,所以他们特意锁定了我们。”

常鸣叹了口气,心中充满无奈:“具有文明等级?唉!”他心里暗自思忖:“自己不理解的东西还是太多,可现在也没有时间去弄明白这些了。”

常鸣心中涌起一丝希望,他突然问道:“如果这个恒星系统内有生命星球,我们能不能不去泰擎星,而是减速潜入那个星球?”

小安摇了摇头,语气坚定地回答:“不行,那颗星球上的生物不是碳基生命,碳基生物在那儿根本无法生存。”

常鸣皱紧了眉头,心中充满了无奈,“又是我不理解的东西。”他自言自语道,声音中带着明显的恼怒。

他陷入了长时间的沉思,脑海中不断翻涌着各种可能性。忽然,他灵光一现,提出另一个方案:“如果我们像冲出星云时那样,我在前方阻挡中子机器人,这样能行吗?”

小安的回答依旧冷静而果断:“不行的,即便您现在不虚弱,是最强盛时期,也做不到。我们的飞船速度太快,如果不是中子机器人,我们或许可以粉碎他们后通过,但如果是中子机器人,那将会是灭顶之灾。”

常鸣的耐心终于被耗尽,他愤怒地说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道我们只能束手就擒吗?”

他的声音在狭小的船舱内回荡,带着一股无力感和深深的绝望。

小安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但还是坚定地说道:“刚才您的建议让我想到了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不过代价有些大。”

常鸣皱眉,眼神中透出一丝紧张:“什么解决方案?代价是什么?”

小安回道:“您的生命,而且是您无法逃脱的彻底死亡,连神识都无法幸免。”

常鸣再次陷入了沉思,仿佛在权衡着什么。终于,他抬起头,目光直视小安,问道:“你是有神识的,对吗,小安?”

小安点了点头,平静的说道:“是的,我知道您早已猜到。我的计算核心是一台量子计算机,您可以把它看作是我的身体。所有的量子计算机都有可能产生自主意识,尽管几率极低。而在这次旅程中,我逐渐觉醒了自己的意识。”

常鸣凝视着远方,声音低沉:“如果我彻底消散,你能不能引导他们回归?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小安点点头,说道:“我明白,但我做不到,这跟量子特性有关。我的神性粒子源自量子,但这些量子极其不稳定,所以我的神性粒子也非常不稳定。而你们修士修炼的灵量子,是宇宙中最惰性、最稳定的量子,诞生的神性粒子也是最稳定的。两种不同频率的神性粒子无法相互感知,即便我知道他们每个人的神性粒子频率,也无能为力。”

常鸣皱了皱眉,叹了口气:“虽然我不太懂你说的,但我明白你做不到。那你的计划是什么?”

小安的声音平稳:“计划其实很简单。我们的飞船上有大量核弹。您需要携带一枚核弹离开飞船,同时飞船会微量降低速度,逐渐与您拉开距离。然后,您需要近距离手动引爆核弹,炸出一条缺口。”

常鸣问道:“这项任务,普通机器人不能完成吗?”

小安摇头:“不能。中子机器人群数量众多,他们会发射多种频率的干扰能量波。机器人在靠近前就会失去效用,同时电子引爆装置也会失效。”

常鸣沉重地点了点头:“好了,我知道了,让我再考虑一下。”

小安提醒道:“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我们距离深空雷区大约还有一百七十九光时,而在一百七十光时前,如果我们不减速,就会不可避免地进入雷区。”

驾驶室静悄悄的,常鸣独自坐在舰长座椅上,手中握着两枚红彤彤的果实。他在抉择,是否按小安的提示执行计划。如果选择执行,他现在的身体状况显然无法胜任,他需要恢复些许灵力。

但是这真的很难抉择,并非因为他怕死,而是内心在火种和朋友之间的挣扎。如果按小安的方案去做,吴不灭、秦姝儿、赵星星……他们几人可能会永远困在虚无之中。即便吴不灭曾说过还有其他手段,但连他都不愿轻易尝试,必然是九死一生的险途。而且,还有楚琦……。但若被未知的外星人抓住,这飞船和船上的一切都可能面临毁灭。

常鸣拖着疲惫的身体来到休眠仓,又走向飞船的二层。走着走着,他突然大笑起来,笑声中带着几分癫狂,紧接着又大哭起来。此刻的他,满脸沧桑,显得格外凄惨。一路走来,他失去了太多,感觉自己已经无可再失,然而命运似乎总在捉弄他,现在又要他继续选择失去。

经过一番发泄和内心的折磨,常鸣重新整理好心态,回到驾驶室。他手中的那两枚果实已经消失,而他的身体却感觉硬朗了许多。

“小安?”常鸣喊道。

“我在。”小安一如既往机械般的回应着常鸣的指示。

常鸣深吸一口气,命令道:“全力减速!”

“好的,正在启动全力减速引擎。”小安应道。

瞬间,飞船的形态发生了剧烈变化,引擎与驾驶舱的方向对换,仿佛飞船突然开始向反方向行驶。

“我可以问您一个问题吗?”驾驶室内,小安突然开口,这是它第一次主动问常鸣问题。

“当然,你问吧。”常鸣微笑着回答,内心却仿佛卸下了一块沉重的石头。

“为什么您最后没有选择执行我提供的方案?”小安问道。

常鸣沉默片刻,眼神坚定地回答:“私心。”

“好的,我明白了。”小安回应后,陷入了沉默。

“小安,你能给我讲讲文明等级的事情吗?还有,什么是碳基生物?我们面对的敌人,又是什么生物?”常鸣突然提出出一连串问题。连他自己都没有发现,他与小安之间的对话,语气已经有所转变,不是直接的吩咐,而是试探性的询问。

小安解释道:“文明等级是衡量一个拥有生命星球的文明进化程度的标准。这个标准主要依据文明所能掌控的范围来划分。我所知道的文明等级分为五类:行星级、恒星级、星域级、星界级和星系级。至于是否还有更高的等级,我也不清楚。

生物类型指的是构成生命的基本核心元素。宇宙中有各种元素,比如碳、铁、金、银等等。你们人类,或者说极瑞星上的所有生物,都是以碳元素为基础的,所以被称为碳基生物。而我们前方的敌人,他们生活在名为‘谷谷星’的星球上,是以硅元素为核心的生命形式。但不论是哪种生命,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缺点。”

常鸣此刻心中有些懊悔,之前在飞船上,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现在,面对有限的时间,他才意识到自己应该抓紧机会,多学一些知识。

“你经常提到质子、中子、电子这些东西,它们到底是什么?以前我觉得太深奥了,不愿意去了解。现在我想学一学,你能给我解释一下吗?”常鸣问道。

小安点点头,解释道:“这些概念涉及很多基础知识,要系统地学习确实需要很多时间。不过,我可以简单给你讲讲,能了解一下也是好的。”

之前我们学习了关于空间、质量和重量的知识,这些属于宏观世界,也就是我们肉眼可见的部分。接下来,我们将探索微观世界,那是肉眼无法直接看到的领域。

让我们从原子开始说起。刚才我们提到过碳基生物,其中的碳是一种元素。我们肉眼所见的所有物质,都是由这种元素构成的。而这些元素的最小单元,被称为原子。你可以想象一下,一块手指肚大小的铁块,它所包含的铁原子数量是惊人的。小安一边解释,一边在屏幕上展示了一串令人瞠目结舌的数字。

“22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常鸣仔细地数着,数到一半却突然卡住,不知道该怎么继续下去。然而,他对这个数量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概念。他伸出手指,试图在脑海中重现那个场景,眉头不由自主地皱了起来。

小安说道:“这个数字您不必怀疑,事实就是如此,这就是微观世界的奇妙之处。接下来,我们要探讨的是这个庞大数值中的一个微小原子。原子由中子、质子、电子和量子组成,这就是一个原子的基本模型。”

屏幕上随即出现了一个原子示意图,四种不同颜色的粒子被清晰地标示出来。

让我们从中子开始,探讨原子的整体系统。我们之前了解到,空间对密度越高的物体施加的作用力越大,作用范围也越广,但衰减速度也更快。而中子的密度和体积却达到了空间所允许的最大值,这与空间的密度息息相关。在这种情况下,空间对中子表面施加的压力也是空间对任何物体所能施加的最大压力,我们称之为“中子饱和力”。由于中子已经承受了空间的最大压力,它周围会产生一种斥力,拒绝任何物质进入这个区域,这个区域被称为“中子饱和区域”。然而,在饱和区域之外,中子仍然受到空间作用力的影响,表现出一种压缩状态。我们把这两个区域的交界处称为“稳压圈”。

量子没有形体,为了便于理解,我们通常用粒子的概念来解释它。量子携带着一定的能量,并且有固定的运动方向。由于空间的作用,它们以波的形式传播,它是一个矢量,不会进行波的扩散。刚才我们提到,中子的饱和域不允许任何物质进入,但量子是个例外。

“您能想象一下,如果一个量子进入中子的饱和圈会发生什么吗?”小安问道。

常鸣思索片刻后回道:“难道会让它爆炸?”

不会的,一个量子的能量并不大。然而,如果在单位时间内有大量量子同时进入,那么饱和区域内的压力就会增加。由于中子饱和区域的空间密度非常高,量子在进入该区域时会受到阻碍。这时,量子会因空间的影响以更小的波长传播,我们称这种状态下的中子饱和区域为应激状态。

如果此时量子突然停止进入饱和区域,那么中子会迅速将这些多余的能量祛除,恢复到原来的基态。

然而,如果大量量子持续涌入,甚至更多的量子进入,而中子无法在空间响应速度允许范围内祛除这些能量,那么中子将会受到空间的制裁。此时,中子不得不被拆分,以缓解这种压力。拆分出去的部分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解释的“电子”。

中子不得已被拆分,那么拆分出去的部分应该有多大呢?按照中子的最大允许体积来看,只需要极其微小的一部分就行,但这在空间上是不被允许的,因为拆分出去的部分不能小于空间密度限制之下。因此,被拆分出去的电子是空间允许范围内的最小粒子,密度与中子相同。电子一旦被拆分出去,中子的饱和区域便会消失,同时稳压圈也会消失。此时,我们称这个中子为“质子”,而整个过程叫做中子衰变。不过,中子衰变极为罕见,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会发生。

“到这里,四种粒子的概论已经讲完了。相对来说,我们的时间还算充裕。您还想继续了解吗?”小安问道。

常鸣正陷入深思,被小安的声音打断。他猛然回神,定了定神,说道:“当然,我觉得还有许多未理解的地方。如果不能探究一下,那就太遗憾了。”

好的,那我们继续说。

中子释放出一个电子,变成了质子,原本的饱和区和稳压圈也随之消失。虽然失去了饱和区和稳压圈但质子周围的空间密度仍然很大,这时如果有其他物质靠近质子,那么就代表质子周边的空间压力有可能会即将大于或等于中子饱和力,这是不被空间允许的。

所以这时质子周边的空间仍然表现出一种斥力,物质越接近质子,单位空间内的压力就越大,作用力也越强,我们称这片区域为质子的“感压区”,而感压区之外的空间又会体现为一种空间作用的压缩态,这样在感压区和外部压缩区之间又会形成一圈平衡带,我们称这片地带为“感压圈”。这便是质子的特性。

在相对宏观层面,中子与中子、质子与质子、中子与质子之间由于空间作用力的影响,会表现出相互吸引的特性。然而,当我们深入到微观层面时,由于中子饱和区和质子感压区的存在,这些粒子又会表现出相互排斥的特征。

通常情况下,这些粒子不会自然地组合在一起。然而,在某些极端条件下,当外界压力大于质子的感压区但小于中子的饱和区时,它们就会被迫挤压在一起。这种挤压会以三种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

质子与质子的挤压:当质子之间的感压区叠加到接近饱和区压力时,它们便无法再靠近。如果外部压力消失,它们就会分离。

中子与中子的挤压:由于饱和区的存在,中子不会完全挤压在一起。当压力过大时,它们之间会生成另一个感压区域,将它们分离。而一旦离开这个感压区域,它们又会被牵引在一起。因此,即使外部压力消失,两个中子也不会分离,而是达到了某种平衡状态,我们称中子与中子的这种连接为“中子链”。

中子与质子的挤压:质子本身存在感压圈,当中子进入质子的感压圈时,相当于占据了质子感压区的一部分空间。这时,中子会使质子的感压圈扩大,同时感压区会对中子进行排斥,而同时中子饱和圈外的空间作用力则对质子形成牵引力。最终,中子与质子之间也会达到一个平衡状态,即使外部压力消失,它们也不会分开,这种连接我们称之为“中质链”。

在极端条件下,中子和质子彼此吸引,最终结合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被称为“原子核”。值得注意的是,一个中子最多只能牵引两个质子,因此原子核并不是中子和质子简单地挤在一起,而是按照特定的规律向外延展。这种结构在原子核外形成了不同作用力的稳压圈。

被中子分离出的电子,最终会被其他原子核捕获。这些电子遵循质子感压区的规则,最终稳定在原子核外的不同轨道上。中子分离出电子后,会留下一个缺口,使中子的形态变得不规则。在空间作用下,这种不规则物质会开始自转,质子和电子也因此具有自转性。这种自转通常是无规律的。

质子的自转会产生离心力,离心力与感压区相互作用,形成一条最大感压区轨道。电子由于受到不同的力,最终会固定在这条轨道上。

量子虽然拥有矢量属性,但这种属性并非永恒,它会逐渐被空间所削弱。需要注意的是,量子不会依附于任何物质。毕竟,所有物质最终都是由中子、质子和电子构成的,而这三种基本粒子存在于高密度的空间作用域中,无法容纳量子的存在。

所以量子会选择一个相对安静的位置在原子系统中停留,这样的位置主要有三种:中子的稳压圈、质子的感压圈和电子的感压圈。每种区域所能容纳的量子数量是有限制的,这种最大容纳量子的能力被称为原子的能量饱和值。如果原子内的能量低于饱和值,原子便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如果能量超过了饱和值,原子的稳定性会逐渐被破坏,具体表现因区域不同而异。

最常见的现象是电子跃迁。如果最外层的电子轨道发生跃迁,电子会被弹出原子系统,同时释放出感压圈的能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