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贾诩40(1 / 2)

然而在陈宫与徐庶看来,却是根本没有这种事。

先生何等大才?一举一动皆有其用意!

更何况他们最先了解的语文一册之中,这又是何等重要的东西?这识字之术为何排在最前面?

李余看着两人的动作,就知道这两人绝对是又想岔了。

李余之所以让这两人不要提,只是因为自己确实没有教刘辩什么罢了,开口想要解释一下,但最终却还是没有开口。

现在李余的话,对他们已经没有半点作用了,往差处说的话,只会被他们认为是自谦,往好处说的话,更是会被这些人夸大。

与其如此不如闭嘴算了,就让他们这么以为吧,反正都是要死的,管这么多做什么?

第二日一早,大军开始启程。

当大军行进之时,百姓皆在路边相送。

以往这些百姓在遇见大军的时候,唯恐避之不及,然而张辽麾下的大军却是不同。

张辽自从归附李余之后,张辽就在李余的命令之下,开始严格约束士卒,不可抢夺百姓财物。

要知道打仗往往打的其实就是士气,而最简单就能提升士气的手段是什么?

自然是就是承诺士卒,破城之后大索三日,抢掠无罪之类的。

然而李余却是怎么也不允许张辽麾下的士卒抢掠,甚至有人敢抢掠,就直接斩了。

这一点张辽起初并不理解,然而如今却是终于明白了为什么。

这一次出征,百姓不仅没有退避,而是因为张辽军中良好的军纪,与李余的名声。

百姓竟然自发的为大军运送粮草,以及各种动作支援前线将士。

这让原本人数就不多的大军,可以尽可能的腾出手来,不必为押送物资而花费人手。

甚至当吕布到了阳翟之后,当地的百姓听说是李少府麾下大军,不仅没有跑,甚至还出了不少青壮,为大军协助守城。

张辽看向李余不由得赞叹道,不愧是先生,对百姓如此,其他的各种便利,就会接踵而至。

正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润物细无声之所为。

当李余走出的时候,两侧的百姓皆朝着李余行礼,其中有不少学习了李余写下的识字之法的人,更是对李余行弟子之礼。

就在这时前方传来了一阵声响,李余看向前方,这才发现是何太后和刘辩。

刘辩对李余行了一礼之后,然后在何太后的示意之下,开口念起来了。

“今国有难,诸将以赴,乃启上苍,佑我将士,百战得还,逆贼当亡……”

一番檄文念罢之后,刘辩这才端着一杯酒上前,来到了李余的面前。

“还请我师饮下这杯。”

李余见状也不再客气,将酒杯拿起一口饮下。

百姓听见刘辩称呼李余为我师,这才明白天子拜李余为师,并非是传言。

对于天子拜李余为师,百姓不仅不会觉得李余师权臣,反而觉得天子拜李余为师,即便是如今不顶事,日后也必定是明君。

无他,亲贤臣远小人,便可成一代明君。

在一番誓师之后,大军继续启程。

得天子相送,还有天子之师相随,大军的士气开始极度增高,甚至连行军速度都比平时快了几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