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粮种?49(1 / 2)

自从张辽击破樊稠之后,大军便已经回返了十日之久了。

这十天时间里,李余一直没有见到陈宫,没想到陈宫竟然憋着给自己整了一个大活。

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其实就是两个方面,一个是人口,一个就是资源。

这两者息息相关相辅相成,人口多了才有足够的人去开采资源,而当人口太多之后,资源的采集速度跟不上的时候,人口就会衰减。

这也是为什么在古代的人口总是那么多,几千年来除了乱世之外,大差不差的原因。

而种地便是资源的采集,这曲辕犁不仅可以将人力节省下来,将资源之中最重要的粮食快速产出。

这曲辕犁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农具了,这甚至可以说是造福万民,流芳百世的东西。

不过好在这犁是陈宫发明的,跟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

那是绝对没有一点关系的!

对于陈宫会研究这玩意,李余思索了一番之后,也算是明白了。

这一段时间之中,其实洛阳的粮仓之中所留的粮食已经不多了。

洛阳城作为一个拥有数十万人口的城市,仅靠附近的百姓种地肯定是不够的。

因此早些年间便已经在洛阳周边修建了许多粮仓,董卓也正是凭借这些粮仓,才能将洛阳附近几十万兵马捏在手中的。

如今虽然一些粮仓在洛阳大火的波及之中,被焚烧一空,还有一些被当地的乱军抢掠,但总归是还有一些剩下来的。

也正是凭借这些粮仓之中残余的粮食,洛阳城中如今幸存的十多万百姓还能活着。

但百姓虽然还活着,粮食却是会被一直消耗的,这么消耗下去,早晚有一天会被吃空,甚至其实现在都已经捉襟见肘了。

如果不种地的话,来年十多万百姓能活下来的不足万余。

但种地就需要牛,而且还不是一个小数目,起码需要数千头牛,朝廷现在去哪给百姓找数千头牛?

如今朝廷虽然存活了一些官员,但都是以李余为首,他陈宫身为李余门下,这个时候不就是他要出力了吗?

陈宫思索了三天之后这才想到,这牛我没有办法变出来,但我可以改一下犁啊!

然后陈宫就找到了李余留下的书简之中,找到了物理一册。

而物理之中力学是最基础的,陈宫闭门研究了十几天后,终于研制出来了这个符合物理学的新犁。

然后李余就突然想起来了,这陈宫闭门了十多天,就搞出来了这玩意,那徐庶呢?

徐庶该不会给自己整了一个更大的活吧?

想到这里李余慌忙朝着徐庶的方向走了过去,徐庶也已经好几天没见人了。

跑到徐庶的房间之中,将徐庶的房门打开。

徐庶一个人坐在一堆书简之中,头发散乱面容枯槁。

见李余进来了,赶忙站起身来,对着李余行了一礼。

“先生。”

李余看着徐庶这一副模样,心中不由得咯噔一下。

该不会徐庶都已经有头绪了吧?

“数日闭门,可有所得?”

徐庶摇了摇头,一脸憔悴的看着李余道。

“先生之智有如大海,学生不过于海边拾贝,不得大海之瑰丽,让先生失望了。”

见徐庶没有所得,李余不由得笑了起来,上前将徐庶的手拉住朝门外走去。

“穷经皓首不过只能学他人皮毛,学以致知方可通晓世间之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