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慢跑会增加大脑的灵敏度 46(1 / 1)

先来看一个实验。 美国芝加哥有一所学校, 在没有正式上课之前, 老师让学生早上7:00到校跑步做运动, 并且持续运动到学生心跳达到最高值或是达到最大摄氧量后再开始上课, 一开始家长都持反对意见, 他们的疑问在于孩子本来就不愿意早起上学, 这下每天再早起去操场跑步做运动, 岂不是孩子一进教室就打瞌睡? 哪里还有精力学习呢? 但是结果却正好相反, 学生反而更清醒, 上课的气氛更活跃, 记忆力、 专注力都提高了, 整体成绩在该学期大幅度提升。

我们再来看衡水中学的作息时间。 衡水中学规定, 每天早晨5:35开始陆续进入操场跑操, 大约5:55结束跑操, 每天早晨20分钟的跑步时间, 这是与其他学校不同的。 10:05—10:30是课间操时间, 期间没有像其他学校那样选择广播体操, 同样是选择了运动量更大、 摄氧量更大、 更加锻炼心肺功能的跑步。 或许一部分衡水中学的学生自己也不清楚为什么每天要跑步。 但是我们看结果的话, 坚持跑步的确可以使思维更加敏捷, 而且他们的确在跑步之后考出了更好的成绩。 这里不是说跑步就一定可以考出一个好成绩, 而是说, 跑步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你的考试分数。

事实上是跑步之后体内主要有四种物质呈现上升, 这四种物质都和学习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这四种物质分别是:(1) 多巴胺: 多巴胺是一种使人快乐的情绪物质, 人要快乐, 大脑中一定要有多巴胺, 运动产生的多巴胺与成瘾行为或是使用化学毒品等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是完全不同的。 通过运动使大脑释放多巴胺是最健康的, 而且运动产生的多巴胺很适量, 这种量是在享受愉悦的前提下不损伤脑内神经, 而且适用量对大脑和神经不会有任何副作用。 我们经常会看到运动完的人心情都很愉快, 打完球的孩子精神都很亢奋, 而且脾气也很好。 这种轻松愉悦的放松状态对学习、 考试、 生活、 人际关系都大有益处。(2) 内啡肽: 内啡肽是一种具有镇痛作用的内分泌激素。 很多经常跑步的人常会有一种 “上瘾” 的感觉, 甚至每隔一段时间不跑步就会感觉身体不舒服, 总是想运动。 内啡肽是身体内产生的一种内源性的、 具有类似吗啡作用的物质, 这种 “上瘾” 的感觉是在不断跑步的过程中大脑逐渐形成的十分健康的调节情绪的方式。 跑步时内啡肽的分泌与跑步时多巴胺的分泌类似,这种分泌也是适量的、 健康的。 内啡肽对情绪的影响十分明显, 可以使人保持快乐的情绪。(3) 血清素 (Serotonin): 血清素是体内产生的一种神经传递物质, 这种物质跟我们的情绪和记忆有直接关系, 血清素增加, 记忆力变好, 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有研究表明, 血清素可以控制大脑愤怒的情绪, 很多抗抑郁症的药都是阻挡大脑中血清素回收, 以使大脑中的血清素较多。(4) 正肾上腺素 (Norepinephrine): 正肾上腺素跟注意力有直接关系,在做决定的时候分泌最多, 正肾上腺素可以让人们的专注力增强, 从而使学生上课专心, 不被其他因素干扰, 这样才可以记得更快、 学得更好。

我曾采访过很多经常锻炼的学生, 发现他们对待事物拥有比一般人更强的自信心与自尊心, 我没有办法用详细且严谨的实验去论证, 但是我推断,这或许和他们长期保持运动分泌多巴胺、 内啡肽、 血清素、 正肾上腺素有直接关系。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心理学教授李玫瑾曾说过经常锻炼会增加肌肉含量, 有了强壮的身体才可以更有效、 更稳健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和外界物体,这也是人类产生自信的源头之一。

我们继续来看美国芝加哥那所学校的实验。 一学期下来, 这组实验的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比只上正规体育课的学生提高了40%, 而且打架事件也减少了。 不仅如此, 当全美学校中30%的学生过胖时, 他们学校只有3%。在人类近几十万年的演化过程中, 基本上都是在很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人类在近现代才相对而言的过上了较为舒适的生活。 在漫长的演化史中, 人类为了适应并克服大自然的恶劣环境需要有进攻、 捕猎的能力, 从而获取食物维持生命, 因此任何人都存在着攻击的欲望, 除了需要通过教育来引导升华之外, 跑步是很好的宣泄渠道。 很多人奇怪, 他们的孩子从小捧在手心里长大, 不曾被打也不曾看过别人被打, 为什么进了幼儿园后会动手打人? 他从来没有模仿对象, 这个暴力的动作是从哪里学来的? 答案就是我们的祖先猿人身上遗传下来的。 不仅是猿人, 哺乳动物在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存任务,就是把基因繁衍下去, 为了完成这个任务, 它们必须同时具备另一种生存本能, 就是具备攻击性, 击退情敌的侵犯, 独享交配权。 这种基因序列的表达还没有来得及适应人类文明的快速变化, 因此被延续了下来。 所以, 在了解了人类的暴力来源之后, 我们就更应该多运动, 特别是青少年, 让暴力通过适当的渠道发泄出来, 而这种发泄, 还有助于学习情绪的稳定和人际交往的建立与提升。

在奥林匹克的发源地古希腊, 人们早在2000多年前就意识到了体育运动对人的重要性, 据古希腊史书记载, 他们的孩子16岁以前最重视的便是体育运动, 拥有了强健的体魄, 知识才会变得有意义。 对于现代人来说, 失去了健康, 再多的知识都无用武之地。

跑步最好选择慢跑。 这种看似简单的机械重复运动, 可以一定程度上转移对行为成瘾者的注意力, 改善身体的状态。 因此, 本卷与第1章至第4章是有关联的, 从身心状态上来看, 拒绝行为成瘾, 特别是色情与软色情, 坚持适当强度的跑步对学习至关重要, 这两者可以说是改变一个人身体状态的捷径。

跑步不仅影响生理参数, 也影响性格特征, 尤其对情绪的稳定有很大作用。 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使人的精神高度集中, 是控制精神紧张和心理失调的有效途径, 它有助于消除过度紧张, 疏导被压制的精力, 对于解除或减轻不佳心情, 保持心理健康是很有益的。

在这里提醒各位学生读者, 千万不要牺牲本该运动的时间去久坐学习,我发现很多学生竟然可以在自己的座位上连续坐两个小时不活动, 在感叹这些学生学习意志力的同时也对这种久坐提出质疑。 一篇发表在 《环球科学》的研究报告显示, 运动能促进神经元的生成, 久坐却不会, 当然不包括冥想(本卷第13章至第15章将讲到冥想)。运动不仅是体力活动, 同时也是一种认知活动, 有氧运动特别是跑步可以使海马体的神经元 (Neure) 再生, 这种再生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 简称 BDNF) 有关, 这种分子能够帮助新生神经元存活, 促进其生长, 而有氧运动能够促进人体 BDNF的分泌, 强化大脑关键区域的关键结构。 这份研究报告再次证明了跑步与本章第1节至第4节的行为成瘾的恢复有关, 这么看来, 跑步带来的绝不仅是身体上的健康, 更是心理上的健康。

小结:坚持跑步的确可以使思维更加敏捷, 跑步后大脑会分泌适量的多巴胺、内啡肽、 血清素、 正肾上腺素等, 通过跑步适度分泌的这些物质对学习大有益处。 健康的身体可以更有效、 更稳固地控制外界事物, 这是人类产生自信的源头之一。 同时, 跑步又是坏情绪、 精神压力有效的宣泄渠道, 还可以促进新生神经元的存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