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学习策略之——空降学习法 5(1 / 1)

蔚晓蓝在回家的路上,不断回忆着在美术馆和岳安悦的交谈内容,回想起自己曾经在考试卷子中与难题较真的样子,感觉自己之前实在是蠢透了;考试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尽量得到最多的分数,于是乎蔚晓蓝结合今天在美术馆的感悟,总结了一个考试上的道理,那就是:“会做就做,不会就赶紧过掉,有剩余时间返回不会的题接着做,不与难题死磕,考试不是搞科研。”

蔚晓蓝还感悟到:“在日常的学习中,一定要多使用记忆的方式,多去记忆公式以及解题的步骤和程序,当记忆到一定量的时候,大脑会通过自主的整理,在见到其它没见过的题型时自然而然也就有了方法;当然,这不是在提倡题海战术,而是使用正确的策略,建立起解题的脑神经回路,从而花费最有效的时间去提升分数。”

想到这,蔚晓蓝又想起了一个数学大神,他的初中同学,初中便取得全省奥赛第二名的武旭,蔚晓蓝看了看手表,4点30分,蔚晓蓝所在的向阳市丛兴区并不算大,前边正好路过武旭家。

蔚晓蓝敲了敲武旭家的门,此时武旭正在家打电脑游戏,蔚晓蓝说:“武旭,我是蔚晓蓝”。武旭打开门,说:“哪阵风把你吹来了,快坐下和我一起打游戏啊。”蔚晓蓝说:“我这是向你来请教学习数学的方法了,最近学习成绩总是上不去,尤其是数学,这不就想到奥赛大神你了。”武旭说:“这个简单,你想了解数学哪方面的?解题技巧?还是提分技巧?”蔚晓蓝说:“我想知道你平时是怎么学习数学的。”

武旭按下游戏暂停键说:“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之前我一直认为数学必须从基础做起,所以一直朝着打下坚实的基础努力,比如弄清公式推导,理论依据等等;但通过长时间的努力,考试成绩一直上不去,后来我发现,打基础和考试成绩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基础好并不代表能考高分;以数学为例,很多人都认为数学必须从基础学起,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前进, 但实际上未必如此,遇见不会的题,不用去思考基础掌握的牢固不牢固,而应该以当下这道题的解题思路为着重点,这也就是我学习数学常用的‘空降学习法’,在我们日常的课堂中,老师和一些教育专家反对采用这种学习方法,他们的观点常常是一步一步脚踏实地从山脚攀登到山顶,才会有胜利的喜悦;但如果我们坐缆车登顶,依然可以看到山上的美景,也就是说,看到美景这件事最有意义。我看过很多学习方法的书,一些专家甚至认为初学者可以通过攀登低一点的山峰进行训练,然后再慢慢地开始攀登更高的山峰,但我在读《超学习法》这本书中,耶鲁大学博士野口悠纪雄却认为这种从山底向山峰攀爬的过程有点施虐心理,或者也可以说是受虐心理;如果我们只是以呼吸清新空气或者欣赏山顶风光为目的的话,那么坐缆车上去也是一样的,夸张一点讲,如果没有缆车,你甚至可以通过坐直升机将自己带到高空中,然后用降落伞跳到山顶就可以了,这就是‘空降学习法’;你首先要做的就是认可这种方法会给你的考试分数带来提升,空降学习法最适用于数学的学习,而且会带来非常明显的分数提升。”

蔚晓蓝插话说:“那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具体需要怎么做呢?”武旭回到道:“还是以数学为例,比如学习公式的时候省略推导过程完全没有关系,你应该把初高中阶段的应用数学看作是一个工具,根本不需要掌握严密的推导理论或者证明过程,绝对不要因为自己‘没有掌握基础知识,所以不会使用’ 产生学习上的愧疚感和罪恶感,更不用沉浸在基础知识当中,这些完全没有必要。同样,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这种方法,比如我们去学开车,但是并不需要了解汽车内燃机的构造;我们经常使用手机,但是并不需要懂得半导体知识,只要知道怎么使用就足够了。”

蔚晓蓝说:“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一般来说,我们的数学老师或者家庭教师会认为某个知识点之所以不明白,是因为前面的某个知识点没有搞清楚,只有返回去再学习一下前面的内容才能继续前进,但对照‘空降学习法’,这是极其错误的,这其实只是在山脚处训练,或者是刚爬到半山腰又返回山脚下训练的恶性循环。”

武旭说:“是的,如果我是老师,我绝不会这么做, 我会暂时不管不懂的地方,只针对眼前的难题,认真地为学生讲解教科书上的例题,而且反复地讲解,以至于让他记住;只要反复记忆,不久就会 ‘不由自主’地认为这种方式是正确的;以韦达定理 X1 +X2 = -X1X2为例,我们直接应用在日常做题上,而渐渐忘记了推导过程,也就是说,不管怎么样,韦达定理能得到我们想要的答案。”

蔚晓蓝说:“总之,我们会应用就可以了。”武旭接着说:“而且,与填补以前的空白相比,增加知识更能让人感觉愉快,带着愉快的感觉去做题更能激发你的学习潜力,让大脑保持兴趣可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哦,有机会我再给你细讲。”

蔚晓蓝说:“那像我这种数学成绩差的学生该如何做呢?”武旭说:“首先你要学会应用‘目录学习法’,然后结合‘空降学习法’,会让你事半功倍。”

蔚晓蓝赶忙说:“快给我讲讲!”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