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王设宴 28(2 / 2)

前世今生加起来,七雄之内每个国家都有他们一家人的老祖宗,《孙子兵法·谋攻篇》言,“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统一之战是诸侯王之间的战斗,是华夏一大家子的内战,能少死点人就最好了。

脑海中思绪繁杂的赵康平听到赵王的声音,他尽数压下各种情绪,选择遵从自己的内心来,他很清楚他此刻的想法,他现在是赵人,富商赵家也是一个大族,全族中加起来有近百个青年、少年小辈在长平战场上,不论未来如何,现在他只想救这些人,不想这一时空中的后世长平也出现惨烈的万人尸骨坑,那可是整整四十五万赵人呐!再加上秦军战损的三十万,七十多万的“老祖宗们”,又不是外邦人,谁能忍心呢?

他蹙眉思忖片刻,觉得眼下的破局办法也不外乎赌一把,将另一时空中邯郸之战里赵国的做法提前一年搬出来,遂朝上拱手道:

“君上,庶民认为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在国内筹备一批粮草运送至长平战场,先让士卒们有吃的,稳住士气。而后派使者不是去东边的齐国借粮,反而去南边的魏国和楚国借粮,借兵,联合魏、楚二国之力以合纵之态迫使秦军退兵求和。”

听到这话,坐在对面案席之位的虞卿眼睛一亮,早在去年初夏赵军初战失利,赵王想要求和时,他就说了派使者去魏、楚,求得这两国的帮助迫使秦军求和,然而他的话赵王没听进去,反而选择了楼昌派使者郑朱入秦求和的话。

楼昌闻言不禁暗自抬起袖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看向上首的赵王。

赵王的眉头也皱了起来:

“先生,魏国、楚国现在还愿意出兵来救助赵国吗?”

赵康平想起“毛遂自荐”、“窃符救赵”两个成语,抿了抿唇回答道:

“君上,倘若魏王、楚王知晓我们赵国现在的真实危险处境的话,令使者带着重宝前去面见两位国主,向他们透露我军眼下形势不利,很有可能会失败重创,到时唇亡齿寒,韩、赵、魏三晋一体,秦楚两国又有仇恨,想来魏国、楚国即便不会派兵援助我们,也会将信就信的借给我们粮草。”

“只要有援助的粮草,我国大约还有二十多万的青壮年,眼下是孟冬,距离春耕还有几个月的时间,粮草到位,可派廉颇将军再度召集二十万士卒前去长平战场支援,到时我军驻守壁垒不出,秦军熬不下去会主动退兵的。”

听到即便再派二十万大军到长平战场上,秦军六十万人,我军六十五万人,打法仍旧是拒守不住,逼着秦军主动退兵,赵王的眉头皱的都要打结了:

“难道先生如此不看好我军吗?若是真如先生所言,我军的兵力到时可是要比秦军还多几万人呢!难道我军还不能灭掉秦军吗?为何不能主动出击?”

赵康平“……”

他叹了口气,直白的对着赵丹询问道:

“君上,秦国废掉了世卿世禄制度,严格执行军功爵制,给底下的士卒们了开了一条上升渠道,在秦军眼里,咱们赵军各个是人头、是换取爵位的工具,反而在我们赵军眼中这些秦人都是战力彪悍的虎狼,秦军士气极盛,我军遭受连连败事,您觉得两者之间的战斗力处于同一水平上吗?”

“这……”

赵王面露难色,他也不是个傻子,这话底下的臣子们难道不知道吗?他们也心里清楚,但赵国的臣子们本身大多就是“世卿世禄”阶级,他们怎么可能会主动损害自己的利益?没看到当年秦国商鞅变法时,秦国老氏族们被商鞅整的多惨吗?他们眼馋秦国变法后国力变得强大是真的,可若是真的要在本国变法那必然是连连拒绝!因为商鞅是不可复制的,秦孝公也是唯一的,秦国“青山松柏”组合是在其余诸国都不能复制的。

在一片沉默之中,廉颇忍不住开口了:

“康平先生,老夫有个疑问,想要与您探讨一下秦国这些日子来的奇怪战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