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成名 27(2 / 2)

“尔等还傻愣着干什么,还不赶紧去把先生扶到内室喂先生喝蜜水。”

“诺。”

宦者们忙动作麻利的抬起晕倒在地的赵康平往内室去。

跪坐于坐席上的文武百官们神情各异,经历一番赵康平的激情输出后,众人有欣喜的,有皱眉的,还有忧心忡忡的。

白发苍苍的廉颇急得在坐席上直挠头,他现在心里有一种猜测,只觉得秦军那边必然是有猫腻的!他恨不得立马去寻晕倒的赵先生与其探讨一番秦军近来奇奇怪怪的战术。

平阳君赵豹、平原君赵胜作为赵王的亲叔叔们,他们俩虽然也被赵康平暗中怼的汗颜不已,但听到刚才侄子口中所说的“大才”,脑筋也转过弯了,一想到赵国竟然得此“仙人抚顶”的大才,而其余诸国都没有,怒气也全消,也只有欣喜的份儿了。

楼昌这个赵王宠臣也同样跪坐于坐席上,单从他的外表上看不出情绪,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但大冬天的他的额头上却布满了汗珠。

距离他不远的史官也是满头大汗,不过他是手太忙了,孔夫子的《春秋》言“笔则笔,削则削”,前者的“笔”就指的是毛笔了,不过现在还不太好用,得等到蒙恬改良毛笔之后,才会用着更顺手,而“削”则是毛笔的伴侣,相当于后世的“橡皮”,当人用毛笔在竹简或者简牍上写错字了,可以用“削笔”削掉而后继续写。

赵国的史官此刻正左手握着竹简,右手持着毛笔在上面奋笔疾书的记载着赵康平怒斥赵王与群臣的场景:【……康平曰:将军莫不出于士卒,县令莫不出于基层,实践是检验本事的唯一标准……】

看着一列列出现在竹简上的墨字,赵国史官眼睛越来越亮,他有预感等他这篇《赵康平见赵王》的文章写好后,必然会在七国扬名!说不准千年后还能青史留名呢。

此刻殿中群臣百态,因为低血糖而晕倒的赵康平可是不知道经此一事他在赵国一战成名,得“仙人抚顶后”在赵国上层统治阶级的眼里彻底从一个位卑的小商贾转变成腹有大才,自此后这个人设立得从他头顶上扣都扣不下来了。

……

下午时分,天空再度变得阴阴沉沉的,没过多久又飘起小雪来。

大北城赵府。

安锦秀、安爱学、王季妞三人早已从昏睡中清醒,看着从宫中来的士卒们将他们家包围的水泄不通,他们出不去,旁人也进不来,偏偏赵康平被带到宫中后迟迟不归,三人担心不已。

而在赵王宫偏殿内室中清醒后的赵康平也很是懵逼。

他被宦者一盏盐蜜水灌肚后就悠悠转醒了,没想到醒后赵王非但不想砍他的脑袋了,还眼睛亮晶晶的握着他的双手直呼:“康平先生大才!寡人只恨没有早点发现您的才干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