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赵总”回乡 21(1 / 2)

班车一路漂移,一个半小时以后,终于到了镇上,比起县里,那更是荒凉,连看得过眼的几栋建筑物都没有,一条街望过去,都是赶集的人,密密麻麻,牵着牲口,背着娃娃的数不胜数。

这场面就更像是被埋在记忆深处,突然被挖出来,摆在你面前,让人猝不及防。

赵宪跟着人群挪动着,每个人脸上的喜悦与平和,让他也逐渐放松。

他们的脸上俱是被大西北的风刮得粗粝,皮肤是被强烈的紫外线晒得发红发黑。

妇女们更是早早地用头巾裹紧头发,免得风沙刮进头发里,不好打理。

这是临近甘肃的西北小镇,这里贫瘠又富饶,熟悉的乡音,满地摆满的高品质的苹果,和大酥梨,还有金黄的柿子,价格低到难以想象,几块钱一蛇皮袋,只要你扛的走。

不少人都牵着驴当车,好一点的开着老式摩托车,人流密集,热闹极了。

赵宪边走边逛,掏出口袋里最后十几块钱,想到家里七十多岁的爷爷,和才十岁的妹妹,就买了些东西。

八块钱一斤的酥糖,六块钱一斤的饼干,还有一块钱两包的辣条,都是让老人和孩子快乐的东西。

曾经的自己也为这些东西快乐过,快乐过后是烂了三颗牙,年过三十才在茉茉的强硬陪伴下花了小三万补了。

虽然那时候自己也算是小有资本了,但是贫苦的出身,让他觉得花三万补牙是一件极为奢侈的事情。

牙疼了买上一板消炎药和止疼药吃下去,扛上三天就好了。

贫穷就像是烂掉的牙齿,别人看不见却真真实实痛着。

提上一大包东西,花掉兜里的最后一毛钱,赵宪踏上了二十里山路。

一个弯连着一个弯,山与山之间,还有零零星星的人家居住着,这里贫瘠的只剩大山,但是这些人世世代代守在这里,靠着大山里的馈赠,艰难地活着。

自己家也是如此,只是更深更远更偏僻。

茉茉第一次被自己允许回来还是爷爷过世的时候,她震惊于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还有这样偏僻的地方,还有这样淳朴的农民。

自己自尊心作祟,不敢透露太多,没敢说这已经农村人最好的日子了。

过去,更苦。

他还记得茉茉摸着老宅的炕,看着那黢黑的被炕烟熏得墙壁说,“你和你妹妹都很了不起,从这样的大山里考出来,还这么优秀,你不该自卑,这些没什么见不得人的,贫穷是真的,但是你们的了不起更是真的。”

时隔多年,这样的一句话,像是被神女的光,照耀着自己。

那一刻,他与自己内心深处的自卑和解。

因为茉茉理解它,尊重它,赞赏它,它就不再是是自卑,像是拔掉了自己烂掉的牙齿,那些隐隐作痛的日子,终于得以重见天日。

茉茉跟着村里的老人学做面条,学着炒臊子,学着做凉拌菜,学着做羊肉泡馍。

柔美的脸上没有一丝勉强,挂着全心全意的接纳。

七八十岁的老人,拉着她的手,用拗口的普通话和她沟通着,赞美她,她也那么温柔大方地赞美回去。

“您做的馒头又大又白,香的不得了,您老才是真的厉害呢!”

“您说阿宪有福气?我也有福气呢,能嫁到这里。”

“您家大孙子又聪明又懂事,刚刚还知道给我送糖吃。”

赵宪喘着粗气站在老宅的院子里,依稀还记得茉茉围着围裙和乡亲们说笑的样子。

她那时候是真的美啊,回去一次,乡里人记了一辈子。

都知道老赵家的阿宪娶了一个神仙似的老婆,又白又漂亮声音好听地不得了,还特别善良,简直祖坟冒青烟了。

就算自己后来发达了,大家提起来,还只记得自己娶了一个漂亮的外地媳妇儿,享老福气了。

自己与茉茉相识十年,结婚三年,被神女眷顾过的人生,已经用尽了全部的幸运。

想起这些被尘封的记忆,赵宪眼睛里蒙上了一层水雾。

“哥!你回啦!”

一个又黑又瘦又矮的女孩子从屋子里蹦出来,一溜烟跑到自己跟前,乌黑的爪子开始掏自己的书包。

“哇塞!我就知道你买了好吃的。”

赵宪被眼前的黑猴打乱,什么悲伤都暂且收起来。

原来自己妹妹小时候这么难看吗?这皮肤,比自己都黑,个子怎么还没长?

他的记忆里只有那个长长卷发,精致妆容的都世丽人。

果然女大十八变,真应该把现在拍下来,妥妥黑历史。

看着她抱起酥糖开始往嘴里塞的馋样,赵宪忍不住嫌弃道,“少吃点,小心你的牙。”

赵颖翻个白眼,“你在学校偷吃的比我还少?妈说你小时候睡觉都含着糖睡。”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