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首饰小作坊43(1 / 2)

在槟城所有标记的小作坊,侦查员开始了一一走访。

跟金店开在繁华市区、高端商场不同,这些小作坊,大多位于普通的居民街道,与蛋糕店、菜市场相隔不远。

店里的客户,大多数是年纪比较大、或者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市民,跟金店里的顾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但这些小店,生意却丝毫不比商场金店里差。

在排查这些店的过程中,周正看到了一双双幸福的眼睛。

首饰的差别,只在于材料、做工和价格,可人们对于爱情和甜蜜的渴望,却没有任何高低贵贱之分。

连续碰了几次壁,侦查员来到了到第五家小作坊。

当侦查员拿出照片给店老板辨认时,他一眼就认出了那枚戒指。

“我记得呢,这是我们店做的。”

“确定吗?”

“确定,这个图案、还有做法,非常小众,实话说,很土。但那个女的执意要买,所以我就给她做了。”

“大概是多久以前的事情?”

“我想想,好几月了,得有半年了。”

“那两人啥模样?能描绘一下吗?”

“我记得是一个中年妇女来选的样式,大概40多岁,然后男的大一点,估计50多岁。”

“他们说哪里口音?”

“这个真记不得了,警官。”

“你当时登记他们的信息没有?”

“我们这个小店,不像‘周大福’他们还要做用户系统。你等一下,我查查。”

说罢,加工店老板打开厚厚的一摞收据,但很不巧,上面没有登记出现那一对男女的任何信息。

“还有其他什么证据吗?监控、名片什么的,有没有?”

“这里没有,就没有了。”老板摇晃了收据本,回答道。

周正离开加工店以后,开始失落和焦虑。

首饰这一条线索也断了!

他开始担心,这个案子会成为悬案。

也是他职业生涯的第一个悬案!

“命案必破”的要求,像是一道紧箍咒,时刻悬在所有刑警的头上。

他担心留下一个“尾巴”。

专案组赶紧召开了紧急会议。

会上,大家复盘了现在的情况,苟队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虽然对首饰加工店并没有更进一步的发现,但至少证明,首饰是在槟城卖出去的。

也就是说,受害人大概率是本地人。

大家激烈地讨论了2个多小时,却几乎没有任何有效的办法。

无奈之下,苟队拍板了:“加派人手,继续排查!”

就跟之前大山脚杀人案的搜山一样,对案发地周围村庄摸排,又深入了一个档次。

所谓“大力出奇迹”,没想到这么一阵神操作,真还有线索出现了。

根据林场旁边的一户居民讲述,有一个叫做聂云来的人,在案发现场附近居住过一段时间。

大概3年以前,因为盗窃入刑,他被迫离开了此地。

“有前科?”

这个信息让所有办案民警都为之一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