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前山,后山32(1 / 2)

嫌疑人居住的镇东边,跟当初张瑞指控他逃窜的镇西,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

大山脚镇,就位于两座大山之间的山谷里。

当地居民把镇东称为前山,镇西称为后山。

由于案发地靠近后山,嫌疑人案发后也往后山逃窜,所以之前所有搜寻工作,都在后山展开。

前山被华丽丽地忽视了。

根据村民的指路,周正立即赶到了前山。

下午2点整,前山。

嫌疑人的临时居住地,距离大山脚镇,有4公里远。

这是一处破败的瓦房,大概不到50平米,屋顶已经坍塌,木质房梁也被村民拆了自家用,现在只保留有四面残墙。

这房屋的材质是砖石,窗户镶嵌着的木质窗框,依稀可见斑驳的黄色油漆。

这地方,一看就是90年代初的建筑。

据住在附近的居民说,这栋房子以前是护林员居住,随着当时的护林员离职,废弃已经十多年了。

由于房屋四周都是乱葬岗,平时根本没有人到这里来。

嫌疑人住得这么偏僻,怪不得一直没找到!

周正仔细观察了一下,房间的地板大多被藤蔓包围,但有一片大概10多平米的空地被人为地整理了出来,并且有打扫过的痕迹。

空地的四角,放置着四块方砖。

显然,如果嫌疑人居住过的话,就是这里了。

周正推测,凶手用砖头加木板搭了床,在这里临时居住。

但有一点周正没有搞明白,这里没有天花板,当下雨天来临,他又该怎么办呢?

带着疑问,周正呼叫了技术科的同事。

又是一次现场勘查,痕检小公主黄若竹到了现场。

她在墙壁上发现部分简单的图案,怀疑是嫌疑人用木炭随手写画,用来解闷的。

可遗憾的是,上面并没有发现指纹。

还好最近天上没有下雨,地上可以提取到几枚完整的脚印,黄若竹粗略比对一下,跟现场的脚印非常相似。

在两块靠墙的砖头之间,发现疑似嫌疑人的头发,怀疑是枕头的位置,嫌疑人睡觉时遗落的。

这个信息简直太关键了,在场的所有人异常兴奋。

如果是头发,就可能获得嫌疑人的DNA信息。

毕竟,迄今为止,专案组还没有收集到嫌疑人的指纹,而其他所有证据,都不具有排他性。

这缕头发,最有可能成为破案的钥匙。

完成勘查,周正心情不错,尤其是黄若竹还坐到了警车的副驾位。

这时,天下起了小雨。

“黄姐,你说,这是不是天意啊,我们刚刚取完证,就下雨了。”

“什么?我们刚刚领完证?”黄若竹又开起了玩笑。

结果,她没忍住,噗呲一下,自己都捂嘴笑了。

“我看您是真的是饿了,连我都不打算放过了。”

“是啊,年纪大了,都不打算放过你了。”

她的语气惆怅起来。

“可你2年前,为什么要放过我呢?”

对于羞涩的周正来说,话说到了这份上,他也终于顺水推舟,把这个困扰自己多年的问题提了出来。

“所以,终于,要到解密的时候了吗?”黄若竹眨了眨大大的眼睛,在副驾看着周正,问道。

周正的脸红了,他抓紧了方向盘,假装继续开车。

“说吧,洗耳恭听。”

“首先,你对我的称呼,就得背一大半锅”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