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陌生来信(1 / 2)

但不管怎样,周正身上的压力因此被分担掉了很大一部分。

这篇报道中,最关键的一部分,是对孩子外婆的采访。

在采访的全过程中,外婆对周正不吝赞美之词,包括他的认真负责,对受害者家庭的关心,还有作为刑警的洞察力。

系列报道发表以后,周正再一次被推倒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经过媒体的添油加醋,这位对真相锲而不舍,对疑点的毫不放过的周正,被吹成了当代的“神探狄仁杰”。

一个本地作家,还专门为他创作了小说——《槟城神探》。

在同事跟朋友看来,周正这算是成网红了。

连之前提拔的同学刘处长,也主动打电话过来问候:“老同学啥时候来坐坐,我早说你以前能力就很强,真是为有你这样的同学而骄傲啊。”

周正本身一表人才,身高也达到了178,这给他作为达人的IP提供了不少附加值。

当然,也有眼馋和嫉妒的,开始把他叫做“网红警察”,暗讽他不务正业。

一时间,各种MCN机构、商家代言、学校讲课的邀请纷至沓来。

周正有些手足无措。

名利的诱惑,像一颗糖果一样,挑逗着这个资历尚欠的年轻人。

想吃,却又怕胖——这句话,最能概括他现在的心境了。

周正不是一个对名利看得太重的人,他出生在一个双职工家庭,从小成长得非常稳定。

他从小就有些小聪明,但学习成绩着实一般。

很早周正就知道自己并非搞科研的料,他没打算学习尖端专业,也没有报综合性名校。

综合考虑后,他选择了警校。

这个选择,可以让他按照自己的规划,平平稳稳度过一生。

在槟城所在的槟州省,观念非常传统,对编制的向往,是什么东西都无法替代的。

至于成为明星,大富大贵,他更是从来都没有想过。

可是在目前的诱惑之下,周正担心自己迟早会忍不住迈出那一步,从而跟刑警的职业渐行渐远。

有时候公职人员有了名气,不一定是好事。

其他几个通过媒体宣传而出圈的警察,最终只有一个结果:离开警察队伍。

他们中或是被金钱吸引,想辞职靠流量变现;或者是因为名气太大,被同事孤立而无奈退出;还有作为公众人物,被网友抓到了言行不当的把柄,而引咎辞职。

但无一例外地,这些人最后都离开了警察队伍,后续发展都不尽如人意。

他一时的名气,是公安局这个平台给他们的,而不是自己能力带来的,这一点周正很清楚。

思考了几天,他终于有了答案。

泼天的富贵,他可以不要,但他不希望自己成为下一个离开的人。

他选择推掉了一切邀约,只想做个普通警察。

聚光灯下的生活,大概的确不适合他。

周正选择了作家“当年明月”的路子,在网上成名后,深藏功与名,低调行事,回到自己的岗位。

9月份,正值盛夏,舆论的热度已经悄悄退去。

各互联网平台开始追逐下一个热点,一些仿佛都没有发生过。

经过了这些事情的纷扰,周正开始享受来之不易的平静,他返回一线,重新开始接案子。

昨日的喧嚣,在今日终究归于寂静。

到了月底的一天,周正收到了一封电子邮件,来自于境外。

来信的不是别人,却正是陈橙。

“怎么会是她?她还敢主动联系我吗?”

带着疑惑和不解,周正打开了这封来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