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铁证如山(1 / 2)

“信号接收器?你的意思是——遥控炸弹?”周正问道。

“是的,有这个可能,不过遥控炸弹的话,单靠这一块电路板是不够的,还需要其他的元器件。”

“看来我们得重新搜索一下火锅店现场了。”老宣听完两人的对话,在一旁说道。

围绕这个思路,支队的侦查员们,展开了又一次的地毯式搜索。

周正来到了曾勘查过无数次的爆炸案现场——“陈记火锅店”。

这里是槟城最繁华的街道,自两年以前的爆炸案以来,除了火锅店还作为犯罪现场被封锁外,这条街的其他店铺都已恢复了正常营业。

一切都回归了往日的车水马龙,似乎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当然,也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跨过警戒线,周正和老宣进入了被炸毁的断壁残垣中,由于有专职的人员守护,现场的一切依然保护如初。

这栋残破的小楼,是火锅店老板陈桂彬的私人产业,除了火锅店外,他还在隔壁开了酒店。案子一天不破,陈桂彬的生意也一天没法恢复。

这一次,按照事先的布置,瓦砾堆中的石块被逐一翻找,所有的人都在寻找遥控炸弹的线索。

从日到夜,警员们不知疲倦地重复这些枯燥的工作,城市霓虹的绚烂,总是映衬着千万个平凡的身影。

经过2天1夜的等待,当所有人都要心灰意冷的时候,曙光却出现了。

在隔壁酒店的被炸开的房间里,发现了一截3厘米长的破损脚线。

在被忽略的水泥堆中,发现两片网状残片。

对于这些新发现的证物,刑侦支队马上组织了专家团队进行分析。

专家们大多都有爆破经验,不到1周,一份极具震撼力的鉴定报告,就摆到了苟队长的办公桌。

老旧电路板——被确认为遥控炸弹的信号接收器。

破损脚线——被确认为雷管脚线。

网状残片——被确认为蓄电池内的铅网。

同时,证物室内早先被误以为来自于音箱的物件中,又分离出蓄电池的塑料外壳,以及若干断裂的电线。

专家鉴定,以上物品可以组成一套完整的爆炸装置,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

3.13爆炸案,曾被误认为是意外的重大安全事故,现在坐实了是人为引爆。

既然案子定了性,接下来,需要证明凶手就是李强。

根据爆破专家分析,这一套爆炸装置是拼凑所形成,那么,对所有元件追根溯源,就能顺藤摸瓜,找到证据。

所有人都很兴奋:醒来的店老板陈桂彬,就像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块,短时间内,就让整个案子取得了突破。

大家都看到了破案的曙光。

警员们分头对售卖各种炸弹元件的商家展开了排查,周正分工负责的是电路板。

根据分析报告,这种电路板来自于电瓶车的防盗报警器,所以,市辖区内100多家电瓶车经销店就成了他的目标。

悬而未决的爆炸案侦破的曙光就在前方,压在周正心头两年地石头也终于要落地,他干劲十足。

他先从李强居住地——居林镇附近的电瓶车经销店进行排查,最近的一家,距离李强住处不过500米。

“市公安局的,”周正掏出报警器照片问老板:“这种报警器,你们店卖过吗?”

店老板告诉周正:“你找的这种报警器很少坏,要更换的人就更少了,我们店两年内就只卖出去3套。”

“老板,那你记得都是谁买了吗?”

“其他人不记得了,其中有一个是李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