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第一个案件48(1 / 2)

2016年2月。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一场全国性的刑侦人员培训正在进行中。

《关于最新DNA技术应用的培训》。

槟城市公安局分到了两个学习的名额。

按照刑侦支队新上任的刘队长的安排,参加学习的是第三侦查大队的周正,还有刑事科学技术室的法医秦昊。

从管理层角度出发,这个安排显然是有考量的。

周正,是技术的需求方,他的工作需要利用这项技术。

秦昊,则是技术的执行方,他的工作是执行这项技术。

讲台上,一名院士级的专家在给来自全国的公安精英讲授。

“随着科技的发展,Y-STR检测技术已成为继指纹、视频、DNA等破案方法后又一重要技术手段,为侦破刑事案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专家显然笃信这项技术可以改变刑侦界的格局,显得兴致勃勃。

“经过多年的探索,公安部已经发文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Y-STR检测技术,相信它会为我国刑侦事业打开新的局面。”

周正认真地看着每一页PPT的投影,但他还是有些细节不清楚。

“秦老师。”他把头转向一边的秦昊,捂着嘴轻轻地问。

在侦查大队,所有人都的对法医很尊敬,周正也不例外,便称呼他为“老师”。

“这个技术,对我现在的工作,具体有什么用呢?”

“怎么说呢,你最近不是要负责清理积案吗?这项技术对悬案的作用可大了去了。”

“怎么说呢?”

“打个比方,就是多年前现场采集到的DNA,现在可以通过这项技术,匹配到他的家族。”

“还是没听太懂。”

“比如,十多年前有凶手杀了人。后来他的某个男性亲戚因为某种原因被测了DNA,就能在全国公安DNA大数据库里匹配上。”

“所以,一旦匹配上,就排查他的家族,罪犯一定是他家族的人,是吗?”

“完全正确!”

秦昊接着说:“过去抓不到一些罪犯的重要原因,是嫌疑人自己开始藏匿,不给我们提取他DNA的机会。

但现在,如果他的男性亲戚,因为就医、犯罪或者被排查,被我们提取到DNA,那么凶手都会被锁定。

毕竟凶手只能保证自己的DNA不被提取,却总不能管得了他的亲戚吧?”

“那为什么非得是男性亲戚呢?”

“这项技术是检测人类男性Y染色体上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TandemRepeats,STRs),而Y染色体又只有男性才有。”

在秦昊的耐心解释下,周正点点头,终于听懂了。

讲台上,专家也正好讲到了这一段。

“在一些长期未破的案件中,Y染色体DNA技术可以帮助警方通过家族DNA来确定犯罪分子,从而将案件与特定家族联系起来。”

3天的培训,两人收获满满。

当然,也吃好了。

部里的伙食,就是比局里的食堂好得多。

培训结束,在返回前,两人一同到商场里采购些东西。

周正在一家化妆品专柜前停了下来,他选了一款打折的海蓝之谜。

“哟,怎么?谈朋友了啊,周正。”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