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书院46(1 / 2)

他们走之后,三娃子也没什么担心的,因为有了巨鹿城的模式,只要套用这这个模式就行了。

只是线下人才这个事情非常的棘手,非常的难办,只靠望远楼小院里培养了几个人,是远远不够的,随着以后的业务不断的增多,要用到大量的人才,要想从外面聘请一是不可靠,另外也没有那么多人才来干活。

线下的首要任务必须要建立起自己的一套培养体系,培养出自己需要的人才,只有人才的不断投入,自己的生意才不能不断的发展,壮大。而且自己培养出的人才向心力比较强,很少出现背叛之类的。

现在酒坊的生意有着巨鹿城固定的客源,也有了固定的经济来源,现在又有了武关的开拓,资金的方面不成问题。

而现在的王诗江,简直是三娃子的左膀右臂,经常说一人计短,二人计长,就是这么个道理,有什么事情两个人都要经常商议一下,毕竟父母和小梅他们都没有什么文化,也商量不出一个所以然。

当然现在王先生是望远楼和十里香酒坊的总账房先生。也没有很多的时间去教育别人。

于是他们经过一番商议之后,决定成立一个小的书院,供自己培养人才,只是暂时没有地方来教学,不过这件事情已经迫在眉睫,就先用后院的几间空着的房间,临时作为教学的地方。

经过几番勘测之后。他们决定在十里香酒坊后面。有两个小的丘陵之间,一个占地面积还不小的地方,修建一个小的私熟

到时候柳河镇的小孩子们和半大小子们,包括想识字的人都会来上学。免费识字,不用交钱,而且中间还要管一餐饭。

免费上学,还可以读书识字,对于柳河镇的人来说,是祖祖辈辈都没有想到过的,这样不但收买了人心,拉拢了人才,更为自己培养了有用之才,这样简直是一举好几得。

特别是柳河镇的人比如说王大叔他家的王铁柱就可以来上学,还有他那个更小的孩子能长大一些也可以,包括刘青山的小孩也可以来这里上学,将来就可以继承刘青山的工作。而王大叔的孩子王铁柱,也会有更好的发展,这样一来自己也省了很多麻烦。

不但自己赚了钱,也让柳河镇的人看到了希望,柳河镇的人也更有向心力了,也会更加的拥护自己。

就这么说吧,穷人除了生孩子就是生孩子了,只要能养得起救生至于学文化方面,想都不去想的,因为想也没有用,现在有免费识字的机会,简直是感恩戴德。

生意好之后。这件事就要迅速的铺开,因为事不宜迟,必须尽快去做,三娃子也不耽搁多久。

现在的三娃子也已非往日。骑上马就去了柳河镇,他来到柳河镇之后找到了王大叔,别让王大叔通知其他有技能的师傅,和一些镇中有一些德高望重的人聚集到一处村里常聚会的地方。

三娃子也不客气,当着这么多的长辈就说了起来:“各位老少爷们儿,父老乡亲,三娃子在这里有礼了”,众人也都看着三娃子,知道三娃子自开户以来的所作所为也是非常的佩服,现在三娃子来到这里,不知道要说什么都在静静的听着。

三娃子接着说道:“咱们柳河镇世世代代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过着穷日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