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计(1 / 1)

柳河镇并不大。有什么人情世故,他家结了婚,他家老人死了或者大家有什么事,没半天大家都知道了?所以作为三娃子的父母在做什么事?做了些什么事?什么谁家有破鞋啊,或者谁家的姑娘嫁给谁了这些事情啊,都是街头巷尾议论的,说是地方也不小,但是世世代代生活的人,这头像我一打听都知道了,一传十十传百,就那么些人还能不清楚?

之所以三娃子,要向王大叔打听王阿婆家在哪里,是因为以前他的父母因为王阿婆家。比较困难,王阿婆家,她老公早早的死掉了,只剩一个小孩子跟他一起单独生活,王阿婆60多岁了,带着一个小孩子艰难的生活,三娃子的父母可怜他,将他家收藏的那些杂粮全部收走了,给些零钱供他们婆孙俩够生活,在这个小山沟里都很厚道,三娃子的父母也很厚道,以前本来销售的米酒也不多,老婆孙良辛苦打来的粗粮全部收购,再加上自家的就够用了。

柳河镇每一家都有很多土地,包括山地产的粮食自己也吃不完,特别一些粗粮,也就是那些产下来不饱满的,有乱七八糟的那些粮食。喂牲口又喂不完。所以每家每户都会剩下的很多,但是王阿婆家因为劳动力少,产量也少,粗粮也少不过三娃子家的那个小酒馆用就够了。其实这次三娃子带的钱已经留了我王婆家的粗粮的钱出来。只不过他想收更多的粮食。果然在钱的面前,任何人都是奴隶。特别对于王大叔这个手艺人来说有钱赚,当然尽心竭力喽。

当听到三娃子的说要去王阿婆家的时候,王大叔瞬间眼神一亮。他心里想到去年自己的杂粮还在后院,如果说不卖了就要发霉,扔掉还不如换几个钱。况且上次三娃子来的时候,如数照给了一分没有拖欠,这时候他简直碰到了财神爷,冲着三娃子说:“大侄子是不是来收粗粮?咱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要收多少?你王大叔这里有,而且价钱公平,保你满意”,因为全镇子的人都知道,三娃的家收粗粮,只要王阿婆家的,因为王阿婆家困难。而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粗粮结余。没人买牲口也吃不完,只有扔掉。现在眼见有生意上门能把自己扔掉的东西换成银钱,谁不干啊,只有傻子才不干,此时的王大叔态度完全变了一个样,好像一副一副谄媚的样子。就好像看到了金钱一样,对这三娃子说的:“大侄子你放心,咱的价钱可以谈,叫你大婶子出来见见,还有你那个弟弟铁柱”,说着还没等三娃子回答,他直接冲出内堂就喊了一句:“那口子快出来,三娃子来了,叫铁柱来见见他哥哥”,只听的内堂有一个女人不耐烦的说道,什么哥哥啊?好像没见过一样。

三娃子见这样的情形说道:“大叔不用这样,婶子也很忙的”,王大叔说道:“不忙不忙,你婶子在家里闲的很了”,不一会儿,就是上次带过的婶子,抱着孩子来到店里。象征性的客气了,问的好,原来是大侄子来了,铁柱叫哥哥,你说这样的人情世故是耽误时间,但是你也要必须去应对经过了好一番的客套,婶子抱着铁柱也回了内堂。三娃子和王大叔坐在那里经过一番客套。

山里人没有这么多套路,此时的王大叔终于坐不住了,忍不住向三娃子道:“大侄子,咱们都不是外人,我跟你父亲从小玩到大的大侄子这有好处,不能让外人占了,你这次是来收粗粮的,你王大叔家也有很多”,此时的三娃子装作一副很为难的样子,要装出这么个模样,真的不容易呀,很为难道:“父亲告诫我要去王阿婆那里收,好像是我年年都在他那里收,这样不好干了”,看了三娃子的表情和三娃子说的话,王大叔内心里非常纠结。好像是心中盘旋了很久,才对三娃子说道:“这样吧,大侄子,你在王阿婆那里收是三块钱一斤,你王大叔跟你父亲的关系,咱按两蚊半一斤给你,你看怎么样”,此时的三娃子装作了一副很为难的样子,好像在思索,装出了一副思索又很为难的样子。

此时的王大叔紧紧的盯着三娃子。看他这个表情,最后王大叔拿出了他最好的表演说道:“这样吧,大侄子,我也不让你为难,冲我和你父亲的关系,就两分钱一斤了”,此时的王大叔好像下了很大的决定,可是谁都知道这些杂粮卖又卖不掉,牲口也吃不完,就只有扔掉的结果。三娃子听了王大叔说的话,好像还是感觉到为难,在思索了很久之后。好像在内心当中下了一个很痛苦的决定,很为难的决定,说道:“好吧,既然王大叔这么有诚意,您的粗粮我要了”,接着王大叔听了这句话,显然十分开心说道。:“大侄子这次进多少”,此时的三娃子还想难为他一下,因为自己本身没带那么多钱。对着王大叔说道:“王大叔,你也知道我们是小本经营,也没有多少钱进货,您可以赊账就可以了,以后了再给您”,听完了这些话,王大叔爽朗的笑大笑起来。很快回答道:“哈哈哈哈哈,这些都不是问题,冲我跟你父亲的关系,一点问题都没有,粗粮你先拿去,钱的事慢慢谈,这样可以吧?”,其实三娃子也知道,都是山里人低头不见抬头见,这些事情是少不了的,欠的钱再多都会还的。于是三娃之道:“那好吧,那就谢过王大叔了,王大叔家里有多少?我都要了”,听了三娃子的说法,王大叔显然非常开心,说道:“好好好好好,非常好,我这就去把粗粮全部称来没钱先欠着都可以”,就这样三娃子从王大叔那里成功以两文钱,输了满满的一车半粗粮。但是他也没忘记父亲的嘱托,去王阿婆那里收了半车的粗粮。当然王阿婆那里是三文,王大叔那里是两文。当他回去的路上就在想,这叫一个什么计?诡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