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解放囚徒 33(1 / 2)

“人才挖掘:李世民选贤举能,知人善任,手下能人异士颇多,有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李靖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更是华夏第一名臣天团,而且,李世民对于科举的重视与改进,也让有才干的寒门子弟增加了入仕的机会。

同时,以隋炀帝拒绝纳谏导致亡国为前车之鉴,继位后李世民尽力扩大了言官的权利,鼓励群臣批评他的决策,魏征曾经多次让李世民下不来台,却也平安终老,这种对言官宽容的作风跟后世的残酷之风形成了鲜明对比。

治国理政:在治国理政上面,李世民几乎是无懈可击,制度上,持续改进三省六部制度,设立政事堂,并收三省互相牵制之效,地方上则是继续沿用郡县两级制,此外行府兵制,寓兵于农,均田制,租佣调制,科举制也都得到了发展。

法制上,社会夜不闭户、道不拾遗,贞观四年,整年全国判决死刑的囚犯只有二十九人。

重视官员的清明,考察风评,肃清官场的沉冗风气。

经济上,李世民也是少有的不歧视商业的帝王,在他的倡导下,贞观时期的商业经济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也让长安变成了当时全世界闻名的大都市。

军事成就:李世民一生用兵出神入化,让唐国从一方小诸侯成为东亚甚至世界首屈一指的最强大帝国。

对内,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等割据势力;

对外,消灭了东突厥、薛延陀、高昌、吐谷浑等国,而李世民亲自指挥的战役,只有前期败给了薛举和晚年没能彻底征服高句丽,其他全是大胜。而且除了作为元帅的指挥能力,李世民也是少有的能够亲自上阵斩杀敌军的马上天子。”

……

大秦,咸阳。

李斯偷眼去打量自己身旁的嬴政,他的神色不是那么阴沉,但李斯也无法揣测现在嬴政的心中正想些什么,刚才看到的那些内容,李斯自问,对方确实是有着做第一名的资格。

可是,正是因为这样,嬴政现在的心情一定也很不高兴,毕竟他一直都自视甚高,而现在,竟然排在了第二名的位置,对于嬴政来说,这无疑也是一件让他极其难受的事情。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