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71(1 / 2)

  李元吉一脸“果然如此”的表情,痛心疾首道:“殿下,我的担忧果然是真的,这次进宫,万般凶险。”

  李建成抬起一只手,微微向下压去:“且听此画再述,再做定夺。”

  他隐隐约约有一个计划在心中出现了雏形,但是还需要更多的情报细节来支撑。

  【和李建成李元吉的势力相比,李世民集团相对弱小许多,这次以下犯上的奇袭也准备地比较突然,但是李世民仍然在最大限度里做好了能做的事情。

  他们兵分三路,一路是李世民本人带着长孙无忌等九人去往玄武门埋伏,第二路由尉迟恭带着秦王府七十二精锐骑兵随后赶到增员,值得注意的是,这股力量也成为了后来成事的决定性力量。第三路是长孙氏的舅舅带着率州府的吏卒和囚徒,去往芳林门接应,长孙氏,就是是未来的长孙皇后本人,也来到现场慰问士兵。

  这里我们看出,这既是一场有准备的战斗——八百勇士、玄武门的建成旧部叛向李世民、七十二精锐,都是李世民集团长期运作的结果。

  同时这也是一场有些狼狈的政变,以李世民的英雄才略,竟要累得囚徒和妻子亲阵,也能从中窥见这次行动的仓促和无奈。】

  “玄武门的建成旧部叛向李世民?”李建成将这几个字反复咀嚼了一遍。

  他之所以在前夜对李元吉按兵不动的建议未曾采纳,有一大半的原因就是对自己旧部忠诚的信任。他向来是走这道宫门,从前也没有发生过什么,更不用说玄武门的左右屯营军官是自己的旧部,怎么看都算是自己的人马——他李二能翻出什么花来?

  他不知道,玄武门之变中,他能够什么也不知道地一直走到靠近玄武门的地方才发现不对,正是因为这些了解内情的人没有一个告诉他。

  “孤身边竟还有这样多的贼人!东宫中的告密者,这又冒出来左右屯营的人!”李建成心中起了火气,拳头攥地紧紧的。

  【六月四日黎明时分,秦王府的三路人马开始行动,等到天光大亮的时候,毫无防备的李建成和李元吉也出现在了玄武门外。

  这一场兄弟阋墙的剧目终于来到了最高潮的一幕。】

  秦王府中,秦王与其余九位幕僚皆是紧紧盯着天幕。

  能够对之前秦王与太子两边的争端作分析并不算难,后世也许还只能从史料中反复研磨钻读,才能有一个书角那么多的推测,但是身处其中的未来君臣们对这些东西是再熟悉不过了。

  他们最想知道的是天幕口中“玄武门之变”的结局。

  今日一举,究竟能否成功,又是如何成功的。

  虽然如果细心地从前面天幕的语气中进行分析,不难推断出李世民就是笑到最后的赢家,但是精神紧张的秦王府众人还是需要一个盖棺定论的说法才能放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