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57(1 / 2)

  另外两位是金日磾和上官桀,这三位臣子共同辅佐幼主,统理朝政。

  像这样的托孤其实相当危险,一个做不好就可能让整个国家落入奸臣的手中,甚至是直接江山易主,改朝换代。

  事实上虽然没有发生江山易主的情况,但是国家的实质最高领导人也已经不再是汉家的天子。

  汉武帝计划中三人互相牵制,可以维持时局的稳定。而他去世后也的确如此,霍光和金日磾互相多有谦让,朝堂上一派欣欣向荣。

  但是他没有想到,他能算得了人心,却算不了人命。金日磾辅佐幼主一年多,就因病去世,使得原本稳固而互相谦让的三角权力结构发生了变化。

  上官桀不服,起初他是比霍光官职更高的存在,那霍光凭什么成为那个主揽大权的人?在汉昭帝十三岁那年,他和桑弘羊等人策划了一起政变,向汉昭帝谎称霍光叛变。

  好在咱们小刘虽小,但是聪明还是一等一的聪明,察觉到其中的不对劲,并成功镇压了这一次兵变。

  自此,霍光成了活到最后的一人,也成为了汉朝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

  可惜汉昭帝只活了二十年,就黯然退场,而且没有留下子嗣,继承人的挑选,就成了诸臣迫在眉睫的一个问题。

  原本诸位大臣的意见是依照制度,先选汉武帝的另一个儿子,广陵王。霍光看不上广陵王这个当年就不被汉武帝的儿子,选择了汉武帝的孙子刘贺,登基了才发现这是个荒淫无度的昏庸皇帝。

  于是霍光直接把他给废了,然后在一众可选的继承人中,挑出了我们的汉宣帝,刘病已。

  这里我们也能看出霍光的大权在握。他甚至可以凭自己的喜好进行君主的废立——能做到这个地步,他本人的取而代之是完全有可行性的。

  此时大汉的存亡就完全依赖于霍光的个人素质与对汉室的忠诚度。

  汉武帝赌赢了,霍光一直到去世,都在做汉家马车兢兢业业的执鞭人,基本上没错什么对不起汉武帝这份信任的事情。

  但我们不能忽略其中隐藏的制度性祸患,大司马在执掌内朝这个事儿,当顶上的皇帝是汉武帝、汉宣帝这样具有霸道风度的君主时,确实不失为一项良好的政治制度,但是这太依赖于君主的个人能力了。

  没有哪个朝代能保证自家代代都是明君,这也是封建皇权家天下埋藏在骨子里的弊端。

  你看,在汉武帝百年之后,还是使得政权被外姓人撺掇,迎来了西汉的覆灭。】

  “西汉的覆灭”一句话说出来,一下子满花园一点儿议论声都没有了,整个花园几乎能听见一片叶子落在地上的声音。

  对于正处于朝代中兴时期的君臣们来说,这几个字怎么看都觉得陌生而遥不可及。

  打跑了匈奴,压住了地方豪强,减免了赋税,大汉怎么还会灭亡?

  听天幕的语义,还是被外姓人盗走的。

  这是一种何其不争的死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