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47(1 / 2)

  原本蔫耷了好一会儿的公孙卿像是病狗闻着饭菜香似的,一下子抬起头接道:“陛下圣明,天幕是上天对大汉,对陛下的嘉奖,臣等定当字句观瞻,从中体悟。”

  其他臣子:“……”

  怎么他这么会见缝插针呢。

  汉武帝对公孙卿这一套不换汤也不换药的马屁已经有些麻木了,一个眼神都没给他,直接看向东方朔:“东方中郎,去取笔墨竹简,不要错漏后面任何一个字。”

  东方朔领命,从侍从处取来笔墨竹简,在宫内的石桌上摘录起来。

  公孙卿被汉武帝直接忽略,站也不是,退也不是,杵在原地,尴尬地像个棒槌。

  所幸天幕也开始播放下一段“七宗罪”的视频,公孙卿窘迫的神情根本无人在意。

  [这四宗罪,其实是一宗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三宗罪“李广难封、用人唯亲”一并衍生而来的。]

  天幕上的汉字金光汇聚,最后变成八个大字:

  [刚愎自用,专/制/独/裁。]

  [这也没什么好说的,皇帝都有这个毛病,你看汉武帝,怀疑他怀疑你,最后把自己的好儿子给作没了。他拿主意从不过问臣子的意见,主打的就是一个独断专/制!]

  视频再次被暂停住。

  【其实和这个博主说得正相反,专/制/独/裁在我们今天看来,是一个十足的贬义词,但是一切历史评价都要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里去思考。

  上次去西安兵马俑的时候,主播已经和大家探讨过这个问题,中国的帝制在封建社会中有着独到的优势,只有绝对独裁的体制,才能将如此一片广阔疆域上的力量拧成一股绳。

  汉武帝文治武功,更是本朝许多重要制度的创始者,以内朝抑制外朝,取代宰相过高的政治职能,进而更好地集权于一人。】

  有弹幕疑问道:

  [那卫青功高盖主,引来汉武帝忌惮,又是怎么一回事?]

  [确实啊,主播再讲讲军权呗]

  【和大家以为的卫青功高盖主其实也不同,卫青的大司马之号只是虚职,并无实权,更像是一种对有功之臣的表彰,军政权实质上仍旧是牢牢把握在汉武帝手里。

  李广也好,卫霍也好,还是其他名声不如他们响亮的将军公孙敖等人,都是先从汉武帝身边的近卫一类的职务做起。李广看起来没什么功名,人家好歹也是个郎中将,天子近臣。在长年累月的君臣相伴间,有了深厚的信任,在需要打仗时,汉武帝才会从中选出合适的人选,给予临时调令。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