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小修)38(1 / 2)

  虽然汉武帝脑中飘过这样的想法,但是也许这个答案永远没有人知道,直到后世两千多年后,《汉武故事》的编纂者也仍旧是众说纷纭,就算他问祁衡,祁衡也答不上来。

  【前几项在正史中也有记载可以验证,但是好色多情这一点上,我有一些不同的观点。

  和上一期分析秦始皇一样,这里要从汉武帝年幼初入政坛时讲起。

  秦汉时期,和后来的宋元明清在女子地位上有着极大的不同,上一期我们说过,先秦时女子干政稀松平常,饶是秦始皇在登上王位的初期,也受到三位太后的权力掣肘。

  至西汉时期,前有吕后把持朝政,和唐武则天并称吕武,可见风光一时。在此之后,西汉朝臣对类似的祸患已经是严加防范,但还是不影响十几岁的小小猪被窦太后玩弄于股掌之间。

  窦太后是汉文帝的皇后,册立之初,刘邦留下的开国好功臣们就已经坐不住了。他们找来朝堂上位高权重,知书达理的君子和窦太后的亲眷们交往,生怕培养出第二个吕后,堪称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还真有点用吧,至少汉文帝时期,窦家的几位都是本本分分,不敢越雷池一步。甚至是汉文帝因为害怕未来外戚乱政,不敢任用窦皇后的弟弟窦广国为相,之让其在幕后出谋献策,而不得实际的权柄。

  当汉景帝即位后,那就不一样了,窦皇后成了窦太后的同时,也标志着她也从幕后,走到了台前。前所谋划,在汉文帝死后都成了一场空,窦太后开始插手朝政。

  汉景帝和他的父亲汉文帝不同,汉文帝是个颇有自己见地的皇帝,在位期间勤政刻苦,在文景之治中占头等功劳。

  而汉景帝和他的父辈们相比,就显得相当平庸。不过窦太后和吕后也不太一样,吕后当初陪着刘邦一路开邦立国,是个颇有才华和政治手腕的人才,而窦太后幼时贫困,教育程度不高,大部分的治国理念都承接于他的丈夫汉文帝。

  所以窦太后和汉景帝都不是什么有兴才大略之人,也没有起什么太大的风浪,两个人都在抄汉文帝的作业,一份作业俩人一块儿抄,还能抄出什么相差悬殊的分数来吗?

  但是这都是后世的评价,在当时,她仍旧是权势滔天,汉景帝每每和她有政见不合,都不敢直接反驳,需要借着朝臣的意见才敢表达对立。

  这样的一种状态,一直延续到汉武帝登基。

  汉武帝又和汉景帝完全不同,这祖孙三代是各有各的性子,如果说汉文帝是稳扎稳打的尖子生,汉景帝就是爱抄作业的普通孩子,而汉武帝是要把教室门一脚踢开,自己去闯荡江湖的校霸。

  他是天生的枭雄,自然不愿意继续汉文帝那一套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于是,他和窦太后产生了一条巨大的嫌隙。

  年轻的小猪摩拳擦掌,要搞出一番大事业,他拿到皇权的第一步,就是推广儒术,任用儒生,重用和他有着一样政治理念的窦婴和田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