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饭局的收获(1 / 2)

坊间常言岭南人不能失去早茶,就像川渝人不能失去火锅,山东不能失去曹县,肯尼迪不能失去脑洞……

但在生活节奏日益变快的今天,如今的年轻人大抵是没多少个会闲得没事干去吃早茶的,当然有人请客又另说。

于是所谓的早茶文化大多是退休了的老爷爷老奶奶与放假的小朋友们在享受,而老一辈注重于吹牛逼和车大炮,小朋友更热衷于吃。

在广府地区,犹以那帮没事干收租的家伙为最。

不过即使在鹅城这种文化相对多远的粤地城市,也有一堆人喜欢饮早茶……

徐青云跟在李焕仁身后,他一进门就发觉到多年前的记忆忽然苏醒开始攻击自己。叫不上名字但气味犹新的茶点真是让人难以忘怀。

当然他现在肯定不会天天来吃早茶的,这能亏几个钱啊!

李焕仁领着他来到一个包间门前,里面是两台桌子,一台可谓小孩成堆,另一台则可谓白发苍苍。

他突然好奇自己和李焕仁在这两种极端中究竟属于什么辈分。

“李老师,这些前辈是谁啊?”

李焕仁咂了咂嘴道:“他们算是我师兄辈的人,我们都出自燕影周志坚老师门下,我是老师年纪最小的弟子……”

“哦——”徐青云点了点头,“那他们怎么那么有闲情雅致来鹅城?”

“害,燕影破天荒地搞活动,这帮老教师带着孙子孙女成团南下,一路上的吃喝住行学校都给报销一半,这不路过鹅城我出于情面招待一下师兄师姐吗。刚好你也是鹅城的,我就把你拉过来喽。”

“嗷,我说怎么还有小孩子,不愧是燕影,果然阔气。”

“一会儿你吃饭坐小孩那桌。”

“啊!”徐青云瞪大了双眼。

你丫不是要介绍人给我认识吗!

“您不是要介绍人给我认识吗……”

“对啊!”李焕仁认真地点了点头,“你看看那帮孩子,各个都是青年才俊,想必未来都是影视圈的栋梁啊!你跟他们打好关系,以后的人生路肯定就好走很多了。”

不是,这才多大你就看出人家有慧根了啊!

“这……我们有代沟啊……”

“别说那么多,有代沟就多多沟通,过去!”李焕仁推了他一把,然后走了进去和自己的几位师兄师姐打起招呼来。

“王师兄,刘师兄……身体可好啊……哦,这是我的学生,叫徐青云……哎哟,哪有,您才是更年轻更精神了好不好……最近在忙什么啊……”

徐青云叹了口气,然后坐在了那堆小孩当中。

起码不是开淫趴对吧,起码这个圈子还是没黑暗到当着小孩子面来的对吧!

他想着,一边夹起排骨一边偷听这帮老登中登聚一块能聊什么。

“老陆,你最近搞的那个课题跟焕仁说一说啊。”

“唉没什么,也就是又上了《中国影视研究》而已,我就一臭讲中西电影比较的。”

“有一说一,你研究那个课题确实过时了。我现在在研究那个‘神经电影学’,那才叫一个进步呢!”

“得了得了,我看你是真的神经了。主旋律电影那才是王道!研究什么不得跟着国家的脚步走啊?”

徐青云越听越不对劲,这帮家伙扯得似乎有点太遥不可及了一点……

他打开浏览器查找起了“周志坚”的信息。

结果发现人家是一个以特立独行而闻名的电影教师,某种意义上还非常的反学院派。

而他的几个弟子除了李焕仁之外几乎都没有正儿八经地参与过影视制作。

妈的,合着不是影视圈,是学术圈是吧。

“不过这帮人总不可能一个导演、编剧、投资人都不认识吧。”

他还抱着侥幸的心理,于是继续偷听下去,想看看几位老师还有什么高论。

但似乎都是些他不太懂的行业术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