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异国他乡(1 / 2)

和前女友的再次相见,好像没有宋名扬想象的那么尴尬。

“宋名扬同学,这是你加的煎蛋。等会的模拟考,你决定要去考了吗?”

“是的,宁鹤立同学。”

“那就祝你考试成绩良好。”

“你也是。”

宁鹤立非常得体地给宋名扬上菜,双方交流都比较克制,并没有太多狗血的剧情。

就好像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宁鹤子,磨磨蹭蹭的,还不快点过来洗碗!要是这些碗洗不完,今天下午就不准请假了啊!”

后厨,一个带着厨师帽的大娘叉着腰喊,声音尖细,让人一听就觉得非常刻薄。

“来了!”

宁鹤立双手在围裙上擦了擦,转身就回去了。

宋名扬用筷子夹起那个煎蛋,几口下去,腹中慢慢的就有了满足感。

他走到前台去买单,这里有一个窗户,能够隐隐约约看到后厨。

那个宁鹤立同学,腰弯的足足有八十度,一只手拿着抹布,一只手在过盘子,效率非常高。

这个年代的留学生,大抵是真的能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人的。

能送子女出来留学的家庭大多都是非富即贵。但是无论家庭条件在中国有多好多高,只要留学生来到日本,巨大的落差感会将他整个包围。

无论家庭在当地经济条件有多好,父母当了多大的官,一来到日本就会变成贫民阶级。

大部分的留学生家庭都只能为留学生提供来往日本的机票和前两三个月安置的费用。之后的费用就只能由留学生自己去挣了。

这并不是说这些家长们的觉悟有多高,而是哪怕是再溺爱自己的孩子也基本上无法承担后续的费用。

日本和中国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有着巨大的经济差距。

那时候的日本刚刚经历经济泡沫时期,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依然是整个世界经济排在最前列的国家之一。

而当时,93年正好是我们的经济开始腾飞的开端。那是一个大部分工人工资还在两位数徘徊的年代。

而在大洋彼岸的日本东京,留学生每个月的基本生活费用是8万日元。按照当时的汇率计算,大概折合7000元人民币。

这可是90年代的7000啊,当时有个说法叫万元户,就是你的存款能达到一万元。90年代的万元户含金量已经降低了不少。

但一万元也足够你在郊区买下几百平的宅基地,修上一栋三层的洋楼,满足一个小家族的住宿了。

而留学生一个月就要花掉一个万元户的全部身家,这真是...

下午五点,终于结束了模拟考试,宋名扬坐在语言学校的办公位上,他在等着马涛交卷。

他提前了半个多小时交卷,也实在是改无可改了。

两世关于日语的记忆混合,再加上这段时间全身贯注的学习,让他真是胸有成竹。

他现在已经决定,接下来的功夫要更多的花在其他的科目上,目标是日本排行前五的大学。不为别的,就为了那个彩色的海克斯,他也该付出足够多的努力。

这时候,他注意到,就在考场教室外面,一个头发扎着马尾的女生,扛着个很大的摄像机,正对着考场内拍摄。

是电视台吗?还是什么?感觉有点奇怪。

那个女生拍了一会考场,不一会又走到他这边来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