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又悉秘闻36(1 / 2)

原来灵园的原名之所以叫陵园,是因为这里原先还真的是一处陵墓所在。

所葬之人,正是曾经的一代魔神——蚩尤。

传闻当初的蚩尤大帝并非死于逐鹿之野,炎黄大帝斩杀的蚩尤实为蚩尤的一位部将所假扮,真的蚩尤悄然逃回了南疆。

后来等炎黄大帝发现时,对方虽伤势还未痊愈,但魔功已经大成。蚩尤作为炼器的鼻祖,早已将躯体炼得无坚不摧。任凭炎黄大帝如何施为,就是无法将其躯体销毁。

蚩尤更是将神魂与躯体融为了一体,只要躯体一日不灭,蚩尤就有借机复活的可能。

炎黄大帝自然不甘于就此放任蚩尤找机会复活,于是将蚩尤躯体囚入神农鼎内一刻不停地用地火煅烧,准备将其炼化成舍利子。

又联合阵法大师仓颉在外边设上樊笼大阵,防止蚩尤的魂魄借机分离逃走。

按照炎黄大帝的说法,待一万五千年过去,蚩尤的躯体和神念必将被炼化。只可惜炎黄大帝才过了一万年就莫名消失了,这个大阵封印就被一直存留到了今天。

如今已经过去了近一万五千年很久了,料想蚩尤无论如何也无幸存之理。

此事本来只有极少之人知道,楚国一众苗族正好是蚩尤大帝曾经的旧部。蚩炎大战时一众苗族为求延续生存反蚩尤而归炎黄,真蚩尤的行踪也是被苗族一部报告给炎黄的。战后炎黄便命苗族一部在此看守大阵。

所以,当时知道此辛秘的只有南疆苗族一部、中洲羽化皇朝和躲在暗处仍忠于蚩尤的魔修三方。

四千多年前,南疆羽化王朝覆灭时,韬光养晦了一万多年的苗族一部趁机复起,创建了大楚王朝。

但百年前,秦国果断打破了维持了近两千年的和平局面,疯狂进攻韩国,并且大军一路向着云陵城方向开进。

楚国和中洲都察觉了不对,料想秦国应该是知道了什么,甚至猜测秦国之所以能如此壮大,就是背后有魔门暗中扶持。

秦国当然不会承认和魔修有染,在中、楚威胁要联合所有正道一起攻秦时,才不得已退兵。但也定了条件:秦、中、楚三国一起进阵凭本事抢夺魔神舍利;对于神农鼎的归属,秦国绝不染指。

这其中,紫阳书院的立场较为中立,只起到一个中间人和监督的作用。

本来中洲是有破阵之法的,谁料想当他们开始联合起来尝试破阵时,才发现这樊笼大阵因为年代久远,又长期沾染蚩尤魔元,竟然诞生出了阵灵。

由于樊笼大阵为仓颉所创,此阵灵竟对诗词对联等文字之道极感兴趣,偏偏要破阵之人做出让它满意的诗词,再对出它出的对联才会主动认主。

并且,每人只有一次诗词创作机会,每年有十五次尝试机会。

炎黄大帝和仓颉共同所建的大阵又岂是那么好强破的?最为关键的是:羽化期无法进入樊笼大阵。也不知当时的炎黄大帝是出于什么考虑。

于是,楚国每年都会借三王子的名义在灵园举办诗会,选出满意之人来获得阵灵认可。

楚王自是不甘心被外国之人成为阵灵主人,所以才会定下破阵之人必须是楚人的条件。

今年的阵灵刚满三十岁,他们第一次尝试破阵时阵灵已经二十岁了,也就是说灵园诗会已经为此举办了十年了。

之前唯一手握破阵之法的中洲更是肠子都悔青了,仅仅是晚来了二十年。

杨易等十五人已经听得目瞪口呆了,原以为只是个普通诗会,谁承想这背后还牵扯到这么多的事情。

“看来紫阳书院开在云陵城附近、楚国建都云陵城都是为了那个炎黄大帝生前的最大敌人——蚩尤大帝。一个是担心蚩尤复活,一个是为了得到魔神舍利。

还好都不是为了南疆炎黄宝藏。可三皇子当初为什么将炎黄宝藏也藏在云陵城呢?这不是增加暴露的风险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