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一切为了抗倭44(2 / 2)

心里多少有些唏嘘,转头看着海瑞解释道:“严党之中,尚有严世蕃,罗龙文,鄢懋卿几派,相互攀扯,清流之中亦是如此。”

“若清流之中,当真靠得住,胡部堂往苏州借粮又怎么会需要这么久的时间,改稻为桑又何必钳制于人,一拖再拖。”

海瑞默然,不在多言。

清流之中也分流派,张居正与赵贞吉想法做法都有不同,一个想借此机会,扳倒严党,哪怕暂时牺牲两县百姓,也在所不惜。

另一个只想隔岸观火,任由事态恶化,做一个彻彻底底的不粘锅。

但无论是张居正还是赵贞吉,都只想苦一苦百姓,谁有曾真心关切百姓生计。

“何处无月,何月不照人,只无人如我二人也!”

两人走进海天楼,一众乡绅纷纷起身行礼。

“诸位!饮甚。”

明嘉靖四十年,公元1651年,日本倭寇在胡宗宪戚继光于前一年捕杀了他们的头目王直和毛海后便一直寻找战机大举进犯。

这时他们窥见了明朝内部出现的矛盾和危机,选择了围台州而攻桃渚的战略,一场由日本倭寇勾结明朝东南沿海走私海匪屠戮浙江桃渚的历史惨案悄悄发生了。

密集的铁蹄打破了桃渚城的安宁。

黑马黑氅在城楼上驰飞,一个个守城士兵的头颅连同刺来的枪尖在一把把掠过的雪亮的倭刀下飞了起来!

为头的倭寇头目井上十三郎与手下,一齐发出虎狼般的啸声,拥向城墙。

虎狼般的喊杀声过后,是无数百姓惊恐的叫声和哭声!

刀光,火光,血光交织一片。

喊杀声,哭声,火铳声此起彼伏。

渐渐地,火铳声失去了声息,哭喊声更甚。

桃渚城失陷了!

台州。

胡宗宪和戚继光并肩站立炮台之上,他们的背后站满了将士,将士的身后是朦胧的群山;他们的前面是无边的涛声,涛声的远处是影影幢幢的倭寇战船!

“桃渚要失陷。”胡宗宪作出了判断。

戚继光说道:“接下来倭寇的目标就是新城。还请部堂先行回杭州,部堂一身系着东南的大局,不能留在这里!”

胡宗宪断然拒绝:“我必须留在台州,留在这里,才有大局。”

“可是……”

“没有可是,元敬,内阁发廷寄来了,叫我立刻回杭州推行改稻为桑。大战在即,我不能去。”

胡宗宪接着说道:“我留在这里,朝堂的目光就会看着我,没有人敢在战事纷起的时候再起事端,高翰文和李青云海瑞他们才有时间完成改稻为桑。”

戚继光这才有些明白了。

“我必须留在台州!我在这里,朝廷才会改变决策。举全国之力也要筹粮募军,抗外患才会省内忧。这一次一定要布成与倭寇的决战之局,打半年打一年也要毕其功于一役。”

在日本倭寇为患明朝东南沿海已经十年的时候,也是在明朝内政日益腐败的时候。一场由浙直总督胡宗宪坐镇部署,由名将戚继光的戚家军为主力的抗倭决战在这一年在中国东南沿海开始了!

同时也代表着,一场席卷浙江上下所有官员,甚至牵扯到内廷的反腐战争也随之打响。

返回